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可避免的,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摩擦,遭遇被忽视或者被拒绝的社会排斥现象。当遭遇社会排斥后,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导致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 不同种类的社会排斥会导致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国外学界对社会排斥可能产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在广告领域和消费者行为学领域,有关社会排斥可能导致的跟消费相关的行为后果的实证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社会排斥在广告学和消费者行为领域的不同行为后果:1、首次以中国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创造性的将社会排斥与广告联系起来,探究中国消费者遭遇社会排斥后对不同诉求广告的偏好,并探索中介心理机制;2、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在消费情境中消费者遭遇社会排斥后的行为反应;3、基于以上两点研究,提出在广告策略及营销策略上的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被忽视和被拒绝两种社会排斥存在差异,会导致炫耀性消费和慈善捐助两种行为倾向。第二,两种社会排斥导致炫耀性消费或者慈善捐助倾向的中介变量是人的四种基本需求。第三,个体在遭遇社会排斥后,对排斥源和第三方的行为反应是有差别的,在消费环境中分析社会排斥导致的行为后果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第四,社会排斥长期反应的程度比即时反应的程度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