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掺杂二氧化铪纳米薄膜电容器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不断向微小型发展,传统CMOS结构中SiO2栅极氧化层已逐渐不能适合工艺需求。高k材料HfO2薄膜作为潜在替代SiO2栅极电介质的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HfO2基纳米薄膜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具备铁电性,使它成为突破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发展瓶颈的潜在材料。本文采用金属铪靶和金属钇靶,进行三靶共溅射反应磁控溅射制备Y:HfO2薄膜,主要研究薄膜的厚度和Y元素浓度对薄膜晶体结构、表面粗糙度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使用X射线反射率测量(XRR)、小角度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厚度、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测量分析;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中各元素的含量、比例及原子化合方式;最后,使用铁电测试仪对薄膜电容器的极化曲线和漏电流进行测量。为了实现MIM结构Y:HfO2薄膜电容器的集成,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探索了优秀导电性的TiN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衬底温度对TiN薄膜电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阻率等的影响。另一个是掩膜版的设计和集成工艺的优化,并给出了设计的原理和解决方法。结果如下,使用三靶共溅射反应磁控溅射系统成功制备出较高质量的Y:HfO2薄膜,通过XPS测试确定Y元素是以Y2O3的形态存在于薄膜中,且随着Y靶溅射功率从0 W向75W增加时,Y元素掺杂浓度从0 mol.%升高到10.1 mol.%。当Y含量为7.7 mol.%时,薄膜在室温下保持立方相结构;并且,随薄膜厚度的增加,晶体结构并没有向单斜相转变。通过研究衬底温度对TiN薄膜电极的影响,获得具有优秀导电能力的TiN薄膜电极,其电阻率为46μΩ·cm。在电学性能测试方面,获得了介电常数较高、漏电流较低的Y:HfO2薄膜电容器;其中Y含量为10.1 mol.%的Y:HfO2薄膜电容器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55,在场强为1 MV/cm下薄膜电容器漏电流为4×10-6 A?cm-2。
其他文献
辣椒定植以后,极易发生根腐病、青枯病和疫病。造成植株成片病死,严重减产,损失极大,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做到对症下药,及时防治,现将其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针对商务礼仪内容理论化、简单化的问题,总结中职商务礼仪教学及课改实践,精选商贸专业的典型工作情境,采用"教学做"的模式组织教学能缩短"知"与"行"的距离,努力实现课堂与岗
麻黄是常用中药,不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更是维持荒漠生态平衡的重要物种。近年来,针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和生态方面。故对麻黄的本草文献、植物学、生态学、栽培等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准确测定蔬菜中甲拌磷残留量的方法,通过液-液提取的方式对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后使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
当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确立之后,进一步确定其亚型将有助于治疗病因和评估预后;有利于更具针对性地进行二级预防;同时也有利于对临床试验中的患者进行分层,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
Luman募集因子(Luman Recruting Factor, LR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转录因子,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分子结构的研究,但其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鲜有报道。前期基因敲除鼠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免疫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上,NA-1株鹅源副粘病毒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均存在变异。本研究以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和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