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韵”观念的发生、衍变过程述略及背景、原因探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a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韵”观念(包括“韵”范畴、声韵观念及深远意味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对其系统研究尚不多,尤其是汉魏六朝阶段。本文将“韵”观念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考察“韵”观念于汉魏六朝的基本情况,包括了衍生的过程与背景、原因,力图从细微处找出变化的痕迹与征兆。本文引论及方法论部分简介了全文写作的理论认识及方法论基础,并结合“韵”观念的研究现状和对汉魏六朝时期“韵”观念的认识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章起从探究“韵”字的来源开始引入论证,“韵”字最早产生于汉代,与“均”、“音”、“匀”、“员”有关,是与器乐调均,音声和谐密切相关的一个词,也因此会受到音乐审美认识的影响;第二章是建安正始阶段,“韵”字本身还用于器乐上,但“文以气为主”标示的新局面也为“韵”观念的发展扫清了道路,阮籍、嵇康清远的诗歌风貌为后代神韵诗歌所祖,哲学思想领域中玄学的兴盛将形而上领域凸显出来,为深远意味一支的“韵”观念奠定了哲学本体及方法论上的基础,而此时文学创作领域还有与声律暗合的例子,表明声韵观念至此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第三章是两晋时期,“韵”字进入人物品评领域,其中清远的审美倾向性与抽象性都部分奠定了“韵”范畴的审美个性特点,除此之外,“韵”还用来代指文学作品和指称文字著述及诗歌的体貌特征。而此时声韵观念渐趋自觉,陆机、陆云的理论及其他材料均可证明这一点,对音声之美的重视及咏诗这一活动是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另外,除了玄学影响下品评人物中对虚处的认识,陶渊明诗歌风貌在阮、嵇之外又提供了另一种神韵诗歌的范式。第四章是南朝时期,“韵”字使用范围、深度都较前代有所扩展,用于人物品评,诗文批评(或指声韵,或指整体风貌),人物品评领域“韵”在两晋基础上更加抽象,且出现了“气韵”“神韵”两个影响深远的子范畴。于作为“韵”字使用新范围的书画领域不难看到“韵”独特审美个性。永明声律论和《文心雕龙》的声韵观念较前代更自觉、更系统,且蔓延至文体划分标准甚至至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而《文心雕龙》中“隐秀”的理想及《诗品》中新颖的“兴”义——文尽意余都注意到了文外之意的存在,是作为深远意味的“韵”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他文献
中亚的独立,改变了亚欧大陆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为了填补中亚的权力真空,周边国家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并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大国关系,即美土的利益型结盟关系,伊俄的借助
现代作家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深问题的深层探询,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现象。他们的思考为现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扶贫经历了"输血式""开发式""精准式"的战略转变,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扶贫资源强调"普惠分配"、扶贫策略采取"大水漫灌"、扶贫模式偏重"输
本论文涉及一新型计算器具的研发。与计算器、计算机相比,算盘计算加减法快,但计算乘除法效率低,且出错率高。与算盘相比,计算器、计算机计算乘除法快,准确,但加减法速度慢。鉴于两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缩小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末期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末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观察,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
研究了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醋(GMA)熔融接枝物PP-g-GMA增容PP/废弃椰壳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P-g-GMA用量为15%时,与未增容复合材料相
本文从社会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科尔沁民歌,主要论述了社会民俗所包含的婚姻民俗、家庭民俗、村落民俗等民俗。全文共分三章,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科尔沁民歌所反映的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类从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领悟出来的;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革命
“晚唐体”是宋初诗坛的重要诗派之一,由于“晚唐体”的名称是由后人概括提出的,而且当时的诗人亦并不是有意识地自觉形成为一个诗派,所以造成宋初“晚唐体”内涵有诸多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