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访谈节目《芮成钢专访》中受访者通过违反合作原则,采用缓和面子策略实现语言间接性的语用现象。本文在Grice的合作原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论共同构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13个专访视频,对访谈会话中受访者的间接性回答进行了定性研究,旨在从语言的顺应性回答受访者违反合作原则,采取间接性回答的内在原因。本文着重研究了三个问题:1、访谈中受访者采用的语用策略;2、访谈中受访者间接性回答的实现方式;3、访谈中受访者选择间接性回答的内在原因。针对以上三个问题,首先,本文揭示了受访者间接性回答的实现方式。受访者通过违反合作原则,采用面子缓和型语用策略,实现其间接性回答。间接性回答有多种实现方式,但主要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来实现的,以转换问题的焦点。同时,本文从Verschueren的顺应论出发,根据语言的顺应性这一特点,研究了受访者间接性回答的内在原因与生成机制。本研究发现,受访者间接性回答是受各种语言外因素制约的结果,是对受访者心理世界及外部社交世界的顺应,主要表现在对受访者正面形象构建的顺应以及对访谈场合的顺应。正是由于这些语境因素的制约,受访者动态地采取间接性回答来满足自己的交际需求。本文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扣合合作原则与顺应论,更好地揭示两者在语言使用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上的强大解释力。同时,希望帮助其他语言使用者学会顺应语境因素,策略性地使用语言,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