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灿烂,旅游业更是享誉中外。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碳排放量日益攀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蓝图,这就要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未来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由于碳排放系统中部分信息不完全、样本小的问题,本文选择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八个自治州2015-2020年地区碳排量以及工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末,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碳排放量较2014年将增长五成,且不同地区变动幅度差异较大。U型线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效益增长处于扩张型“负脱钩”状态,近阶段不存在拐点。故选取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比率、城市化率和能源消耗强度建立STIRPAT模型,分别运用岭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对模型进行回归。两种回归方法的结果较为相似,得到:人口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其次是人均GDP和城市化率,能源消耗强度和第三产业比率能够有效的控制碳排放的增长。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五条条减排路径:提升人口素质,弘扬少数民族淳朴自然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低碳城市化;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质量;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开展低碳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