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我国在贫困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把扶贫瞄准单元下沉到贫困户,是对过去“覆盖漫灌”模式下所遗漏问题的一次细化堵漏,尤其是对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北地区区域间越发凸显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基层真实贫困信息,结合实证分析、资料分析以及座谈调研的方法。通过对新时期精准扶贫具体内容的论述、研究,根据新时期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对仁化县的地方产业发展、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贫困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层剖析,归纳韶关市仁化县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所遇到的困境。结合日常行政管理中的普遍机制问题,参考其他地方的优势扶贫措施,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即在精准识别方面,建立贫困户信息大数据,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实现参与式扶贫模式,转变贫困户观念;实现长效识别机制,保持扶贫户识别的精准性。在精准帮扶方面,开辟资源整合渠道,提升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激发贫困民众能动性,提高施策精准度;挖掘地方基层文化底蕴,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名牌;培育乡镇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在精准管理方面,加强人员配备,强化扶贫队伍建设;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优化金融扶贫机制;扶贫主导权下放地方基层,提升帮扶措施精准化程度;在精准考核方面,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基层干部积极性;健全扶贫考核科学机制,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建立第三方贫困评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扎根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