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是我国研究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归因方式问卷》(ASQ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COPE问卷)三种量表对418名硕士研究生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418名硕士研究生中,可能有抑郁症状人数67人,占总调查比例的16%;肯定有抑郁症状人数148人,其比例为35.4%。两者相加,其比例达到51.4%,可见当前硕士研究生的抑郁问题比较严重。(2)硕士研究生的归因方式与抑郁水平显著相关,持消极归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其抑郁水平明显高于持积极归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3)硕士研究生的抑郁水平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持积极应对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其抑郁水平明显低于持消极应对方式的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遇到问题时采用的应对方式频率排序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中存在的抑郁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调适策略:(1)个体层面。研究生个体应通过归因训练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并在处理问题时尽可能采用积极应对方式。(2)学校层面。学校要重视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社会层面。社会要对硕士研究生更多的理解,为他们的就业和总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