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的08专题《大型储罐群基于风险的检验与综合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06BAK02B01-08),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提供。其核心是围绕地面常压储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型储罐群基于风险的检验与综合评价方法。储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国防、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是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种生产与储存设备。我国对储罐的管理基本实行定期检验或抽检,这种方式往往造成成本浪费,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是一种追求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理念和方法,可有效识别储罐群风险分布情况,实现储罐的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变预防性检验为预知性检验。本文研究了储罐RBI技术的理论方法,从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两方面对储罐风险进行分析,建立了储罐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在失效可能性分析中,结合储罐腐蚀机理分析,分别从介质侧和土壤侧(大气侧)确定了影响储罐底板和壁板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计算储罐底板和壁板腐蚀速率的方法。在失效后果分析中,综合考虑了储罐各种可能的失效形式和失效后果,进行较为复杂的加权计算,以此确定失效后果的等级。本文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储罐群RBI技术的应用研究,应用对象包括525台储罐,1050个设备项。确定了各设备项的风险等级,掌握了储罐群的风险分布情况,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检验策略,有效降低了风险。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1储罐群风险分布符合大部分的风险集中在少部分储罐上的原则;○2储罐群没有高风险项,说明储罐作为常压设备,一般不具有高风险;○3中高风险的设备项主要来自较高的失效可能性等级;○4储罐较高风险的设备项主要分布在底板,储罐壁板的风险较低。另外,本文通过对RBI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储罐应用RBI技术的一般程序,包括:数据采集原则和内容、风险分析过程、检验策略制定原则和方法。为了验证储罐RBI技术应用效果,本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并结合企业生产需求,有针对性的选取3台储罐(一台中高风险和两台中风险)进行底板在线声发射监测,选取2台储罐(一台中高风险和一台中风险)进行底板漏磁检测。证明了储罐RBI技术是一种科学实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AST RBI软件计算的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储罐108风险等级不高,但局部腐蚀穿孔的情况表明,风险分析对细节问题和偶然因素的把握无法面面俱到。因此,储罐群的管理不能仅依赖RBI评估的结果,还要注重日常的监管和维护,最大可能的预防偶然因素的发生,以达到降低风险,保障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