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和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本身蕴含的巨大价值使各行各业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挑战。对数据价值不断探索和应用的过程中兴起了一系列研究热点。时间序列预测研究作为其中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成为数据驱动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时间序列预测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建模,挖掘数据内部结构特征,寻找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经济社会中的决策分析与政策制定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然而,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往往具有严格的前提假设并且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在对不完整、不准确和模糊性的数据或者数据量缺乏的小样本数据建模时,传统的预测模型在应用上具有较大局限性。复杂的数据类型和不断发展的应用场景对预测模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适用于不同数据类型的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尝试分别构建适用于单维大样本数据、单维小样本数据以及多维样本数据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设计多种数据模糊化方法,改进模糊关系建立方式,并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社会经济等不同方面,力求帮助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为他们提供决策和计划的参考依据,维持市场的相对平衡与良性发展。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处理模糊集为主要特征,该特征使其在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数据建模时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模糊时间序列建模不需要严格的前提假设以及大量的训练样本,该特性针对性地弥补了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较为突出的局限性。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包括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理论方面,阐述了模糊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建模过程,并介绍了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估体系。文献方面,分别梳理并评述了经典时间序列预测和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的相关研究;第三章至第五章是研究的主体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构建了基于不同数据模糊化和模糊关系建立方式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针对单维大样本数据,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和核模糊c均值聚类的论域划分方式实现数据模糊化。对于单维小样本数据,由于样本量的限制,采用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迭代寻优的多目标优化或聚类算法显然不合理。因此,针对单维小样本数据,采用基于信息优化技术和信息粒度的论域划分方式,基于数据的分布特征,充分挖掘样本潜在信息,提高模型对数据的识别能力,实现数据模糊化。在模糊关系的建立上,对于单维数据,采用模糊逻辑关系矩阵建立模糊关系;对于多维数据,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模糊关系。为了验证本文构建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类型,将不同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实际场景中。应用场景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风速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采样间隔短,样本量大;旅游需求和能源结构数据以一年为采样间隔,数据量较小;太阳辐射数据季节性较强,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在预测时需考虑更多外部因素。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征,运用单维大样本下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风速和空气质量指数;运用单维小样本下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旅游需求和能源消费结构;运用多维样本下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太阳辐射。通过实验分析和统计检验,验证了所构建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均具有较好有效性和优越性;第六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基于研究内容,得出的具体观点和主要结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构建的基于多目标优化和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适用于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及模糊性的单维大样本时间序列的预测。在样本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构建的基于信息优化技术和信息粒度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适用于单维小样本时间序列的预测。此外,当数据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时,多变量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多维样本预测中更为适用。构建的模型在不同特征时间序列中的应用体现了其优越的性能,拓宽了模糊时间序列的应用场景,也为时间序列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其次,在模糊时间序列预测建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数据模糊化和模糊关系建立方式对提升模型预测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论域划分是数据模糊化的基础。在单维大样本数据中,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数据模糊化,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和聚类算法划分论域。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论域划分方式,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信息,选取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通过迭代训练可以获得最佳的论域划分结果。基于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区间划分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样本类别信息,进一步借助合理的目标函数获得聚类中心和隶属度,从而优化模糊时间序列中的论域划分方式和隶属度确定。在单维小样本中,为了充分挖掘有限样本中的信息,采用基于信息优化技术和信息粒度的论域划分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模糊化过程的识别能力和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单维样本下,采用模糊逻辑关系矩阵建立模糊关系;在多维样本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多输入模糊关系,实现了多维样本数据下模糊关系的建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设计的数据模糊化和模糊关系建立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在模糊时间序列建模中引入数据预处理和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改善预测模型的性能。在单维大样本数据中,采用数据分解与集成策略,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影响,提高了模型的识别能力。在单维小样本数据中,通过计算原始数据的变化率,消除数据中的趋势性,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普适性。在多维样本数据中,本文采用去相关最大化方法与Relief-F算法相结合的两阶段特征选择算法从多维变量中剔除冗余变量,选择有效变量作为模型输入,从而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对于季节性较强的数据,本文采用季节指数剔除序列中季节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剔除季节因素的模型相比,剔除季节性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模型的预测精度。此外,在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本文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模型的性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分别构建了适用于单维大样本、单维小样本以及多维样本数据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扩展了模糊时间序列建模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模糊时间序列的应用前景。(2)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有针对性地构建不同的数据模糊化和模糊关系建立方式,丰富了模糊时间序列建模的理论研究。(3)将数据预处理和优化算法融入模糊时间序列建模中,构建了集预处理、优化和预测于一体的混合预测模型,提高了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性能。针对不同的时间序列,采用了多种数据预处理和优化技术,提高模糊关系建立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改善了模型的预测性能。(4)在多维样本数据建模中构建了基于去相关最大化方法和Relief-F算法的两阶段特征选择算法,从众多变量中剔除冗余变量,选择有效变量作为模型输入,提高了模型整体运行效率和性能。本文不足之处如下:首先,虽然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零活性,但本文在模型应用方面只选取了现阶段多个热点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相关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效果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验证。其次,优化算法的引入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算的复杂度和计算时间,需要对算法进一步改进,提高其运行效率。最后,由于现阶段预测算法的发展限制,在本文建立的一系列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存在一些需要依靠经验预先设定的模型超参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结果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双循环格局下,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对推动国内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上行发展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团购作为近年有力的生鲜电商新发展模式,其逐步扩张、市场下沉的发展趋势为农村农产品的“走出去”带来机遇。文章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根据社区团购与农产品上行路径关系,基于电商细分领域社区团购的产品采运环节,分析农村农产品上行路径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优化与社
太阳能无人机的核心技术是能源系统,首先介绍了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能源系统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的种类和作用,然后对能源的获取方式、能源载荷的实现、能源系统的管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正>经常可以从如今的报刊书籍上看到类似"读书乐"的文章,那多是在红炉品茗、雪夜拥被、红袖添香等情况下很随意地读一些消闲文字时的感受。但通常读书是不轻松的,不然就不会有汉朝大学问家匡衡凿壁借光、晋朝人车胤囊萤夜读、北宋的司马光下帷绝编等"读书苦、苦读书"的佳话留传于世。我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专集——《文化苦旅》的经历,就是一个画蛇添足般的印证。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系统设计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以单元为本,着眼于整体,树立大语文观,并在学习目标的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目前广大的学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建树,也有大量的实践案例。但就目前研究来看也有许多问题:如单元整体教学与单元教学的内涵界定不清晰,对于学习任务群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目前全国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全国中小学都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堂教学改革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如何构建高效实用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交际的过程中最不可忽视是"人"的地位,其中包含听、说二者。成功的交际即说话者将意图进行正确的表达与传输,说话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表达方式,还要考虑听话者能否在当前语境下正确解读意图。本文基于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听话者角度下的会话意义进行解读和探究,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启示,在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英语"表达"的同时,找到"理解"英语会话的成功要素,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进步。
循证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导向,同时整合教学证据与教师专业知能展开决策与行动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是当代旨向“精准、高效和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改革新进展。美国已推行循证教学改革多年,确立了鲜明的循证教学文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循证教学框架结构与实践路径,建构了全方位的循证教学保障支持体系。尽管美国的循证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出现了“唯证据主义”倾向、教学过程的线性化和人文价值缺位等问题。破解这些
“双减”政策背景下“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教师要研读新课标,重构作业设计理念,关注整体性、基础性、情境性、过程性,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与生活素材,逆向设计与教学相辅相成的作业,让“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效语文教学。
<正>南通市依托“工伤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行“双盲抽签”模式,由劳动能力鉴定方面的医疗卫生专家和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伤病职工,分别抽签确定对应的鉴定诊室。南通市通过此模式培养出了一支责任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专家队伍。为保证抽签程序正常推进,南通市应进一步充实“双盲抽签”背景下的专家库,提升专家能力,规范专家任用,落实专家职责和权利。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量每年超10000件,为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