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材料3D切割机器人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pc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割是软性材料加工工艺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较为成熟的平面机械切割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三维(3D)切割需求。为此,本文将机器人技术引入软性材料切割领域,研究了可用于软性材料3D切割的机器入系统。本文在对现有机器人切割技术以及软性材料平面切割方法调研的基础上,以史陶比尔TX90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软性材料3D机器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1)研究了切割刀具的种类和功能,对不同性质的刀具分析了其可切割材料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软性材料3D切割机器人的相关机械系统,具体包括刀具夹持装置和拾放料装置。其中刀具夹持装置可实现刀具的快速自动更换,拾放料装置可使机器人完成工件在上下工位的取放。(2)对3D切割机器人运动学进行分析和建模,通过建立机器人连杆坐标系,采用D-H参数方法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分析机器人提高精度的方法。同时,研究软性材料切割过程中刀具的受力情况,在分析直刀切割受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刀刃具有倾斜时切割材料的受力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3)对3D切割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规划。分析笛卡尔空间的直线规划方法,研究了带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方法在空间直线规划时的应用,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圆弧规划方法,以及关节空间的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和经过多点的带抛物线过渡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分析。(4)通过SolidWorks和MATLAB软件对软性材料3D切割机器人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分别采用RobotWorks和Robotics Toolbox插件,完成机器人3D切割过程的模拟分析,并对运动时各关节状态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他文献
期刊
电机端盖是机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通常起支撑作用,具有多品种、多规格以及高精度等特点,目前普遍采用批量生产。由于电机端盖孔径在线测量精度影响因素众多,受工作环境与测量空间的限制,高精度传感器一般很难直接安装到被测孔内进行自动化测量,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测量。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已使得传统手工测量不能满足自动化在线高速高精度的要求了,因此,如何实现电机端盖高精度、高效率测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多元无序Logit模型,从城乡角度探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
振动摩擦的研究作为振动利用工程的一个分支,已在工业各部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它相应学科的发展又为振动摩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工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2波长×3模式混合复用/解复用器,该器件由3个组合谐振腔、3个波长选择反射微腔、单模波导、多模波导和锥形渐变耦合波导组成。采用组合谐振腔和波长选择反射微腔的结构实现滤波,利用非对称平行波导的结构实现模式转换。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器件可以实现1530 nm TE_0模、1530 nm TE_1模、1530 nm T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主要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创新性金融产品、工具、交易方式等呈现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
本文是围绕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江苏省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号:BM2005003)而进行的,对新一代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结构优化与设计。论文首先建立主
现代化生产日益向着大规模化、系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故障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主要设备出现故障而又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其结果不仅会导致设备本身损坏,而且影响正常
微机械或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对微夹持器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高精度的微夹持器是微纳米技术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微夹持器作为执行机构直接与物体接触,因此对其性能要求较高。针对目前常规微夹持器整体尺寸大、输入输出放大系数小、夹持力和夹持位移检测困难的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压电驱动柔性双摇杆式微夹持器并对该微夹持器的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测试,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给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微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