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田块尺度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惟土壤盐渍化严重,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壤盐渍化问题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农业灌溉密切相关。为此了解灌水前后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对提高农作物发芽率及淡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盐渍土资源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为依托开展田间试验工作,对一块面积为60m×300m的田块采用10m×10m的均匀网格法分层(0-10cm、10-20cm、20-40cm、40-60cm)取样,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借助于计算机专业辅助软件,定量分析了灌水前后田块尺度下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变异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初步结论为:1.应用域法和单样本K-S检验法对灌水前后实测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进行离群值修正和正态分布检验;经检验后发现,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均存在离群值和非正态分布。2.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该田块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等统计特征参数,据此可以初步判断出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及变异程度。即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盐量则随采样深度的加深先减小后增加。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呈中等或弱变异性特征,而土壤含盐量则呈中等或强变异性特征。3.将灌水前后各层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视为区域化变量,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拟合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利用得出的模型参数值确定了空间变异特征及相关程度;再根据Kriging最优无偏内插方法,通过Surfer软件绘制各层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等值线图,初步分析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水后20-40cm、40-60cm层土壤含水量呈中等空间相关性外,灌水前后其余各层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均呈强空间相关性特征;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变程分别在10.9m~21.9m与7.4m~25.5m之间。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壳聚糖为基础,制备了两种壳聚糖衍生复合物—油酰季铵盐壳聚糖(QCS)和油酸壳寡糖(OA-OCS),研究了两种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对纳米球性质进行了检测,以革兰
陇东盆地石油资源丰富,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产区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区内地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水资源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