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体育的发展史上,民国时期可以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受到多重政治环境和多样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民国体育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制定了若干体育法规制度,极大的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后来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自古重视体育,孔子提倡六艺,射御均属体育范畴。十九世纪末叶,西洋体育随学校制度输入中国,当时所设学校,无论大学中学或小学均必须有体育场、田径球类等运动及体操课程等。在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对于体育尤为提倡。健全的精神,要有健全的身体做基础,故健康是任何事业的基本条件。提倡体育,致力于充分发育国民身体,培养国民团结奋斗的意识,锻炼刻苦耐劳的品质,并最终实现民族自卫,是当时必然的选择。那么是怎样的体育官制、具体由哪些部门和职官来管理与体育相关的事宜,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多处民国时期馆藏资料的查阅,以及通过在文献数据库及网络中查找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官制的内容,对民国时期体育官制的情况做全面了解,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民国体育官制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索其有何影响。相关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体育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学校体育方面形成了较为连贯的管理体系。(2)民国时期体育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单纯从体育的角度来看,在军队和社会体育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管理网络,体育管理职能比较分散。(3)在一些非体育管理部门中也存在部分体育职能,这种情况在军事领域由为突出。这部分具有体育职能的部门与职官就很容易在研究中被忽视。(4)在本文所述的一些非体育管理部门中,体育职能只是其所有管理职能中的一部分,我们很难从体育的角度去梳理这些部门和职官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