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发展对策探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目标。面对市场经济社会的缤纷多样、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以及全球化时代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人类的情感走向迷失。当代大学生处于生理成熟但心理不成熟的发展阶段,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情感世界的贫瘠导致了诸多问题,引发了很多现实问题甚至是社会悲剧。因此,高校实施情感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构建健康的情感世界,建立社会性情感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高校在情感教育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高校尚未明确情感教育目标,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学生情感成长;情感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过程重完成知性任务,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缺失情感感染力:划一性的管理忽视学生情感需求的多样化;情感教育途径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体验;情感教育考评制度缺失;情感教育缺乏校内外合力。造成高校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文化因素、学校教育自身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衍射以及情感教育本身的难度等等。在明确高校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高校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一是要发挥高校情感教育的主导作用,如高校落实情感教育的观念;学校管理突出情感教育的职能;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拓展情感教育载体。二是要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情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如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鼓励大学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激励能力。三是要形成教育合力,构建高校情感教育的立体网络,如加强高校与家庭情感教育的结合;增强高校与社会情感教育的联合。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重庆市老龄化委员会得知:到目前为止,重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465万人,占全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直以来都是职业健康研究中的热门主题。教育行业和服务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行业,然而对集这两种行业特性于一身的健身私人教练的职业倦怠研究几乎无人
教学行为是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它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研究,更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