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EBV潜伏膜蛋白1抗体血清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_z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抗体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LMP-1抗体检测在NPC血清学诊断、预后判断及肿瘤靶向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以LMP1融合蛋白检测61例鼻咽癌患者、30例鼻咽增生性炎患者和55例正常人血清中LMP1抗体水平,比较三组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清LMP1抗体水平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LISA方法证实,鼻咽癌组LMP1抗体水平(0.618,[0.565-1.070])明显高于鼻咽增生性炎组( 0.567 , [0.534-0.632] )及正常组( 0.432 ,[0.375-0.476]),鼻咽增生性炎组LMP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鼻咽癌组LMP1抗体水平在鼻咽癌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Western blot方法表明,鼻咽癌组LMP1抗体的表达较鼻咽增生性炎组及正常组均高。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鼻咽癌组EB病毒LMP1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鼻咽增生性炎组及正常组,以LMP1融合蛋白进行LMP1抗体血清学检测可辅助EB病毒感染的筛查及鼻咽癌的临床诊断,EBV-LMP1融合蛋白亦可考虑作为肿瘤抗原标志物进行肿瘤靶向免疫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0例RA,48例MA血象、骨髓象及骨髓细胞铁染色检查的特点。结果RA与MA血象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MCV>100f
本文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样本,对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在社会支持网的特点方面,女性婚姻移民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较小、网络关系的构成主要以强关系为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产生、演变的。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根源,论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地貌条件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8种。通过对这些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及其园林应用现状的阐述,探讨了促进其在园林中应用
目的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施行胃癌D2根治术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弱势群体问题不断凸显,关于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近年来渐成热点。地位结构分析范式强调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建构途径,网络结构分析范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艺术可能更像是大师的“点鬼簿”,而为这些大师铺路的人,则垫在大师的脚底,不单一般的人们视而不见,即使是专业研究者也往往不太加以注意. 而实际上,任何
期刊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疾病的80%)和小细胞肺癌(SCLC约15%)两种基本类型。尽管早期诊断和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