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献出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历史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是与邓小平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密切相关。  “文化大革命”十年,严重背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遭受了重大损失。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率先批判“两个凡是”、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表重要讲话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经济建设的中心上来。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邓小平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在当下,重提邓小平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现实意义,对于党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发展这条思想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论,拨正了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正确航向,开辟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践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其他文献
晚近,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勃兴,国际社会日益关注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率先修改其贷款准则,充分考虑其融资的项目对当地环境产
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对规律进行总结的政党,特别是善于从自身历史经验中学习的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
生活是需要理由的,在传统中国村落里生活更需要理由。村落的“历史感”与“当地感”是人们对宗族祖宗、村落历史、自我、族人以及未来生命的体验和情感意识,它是从祖辈那里继受
学位
本文从关注现实社会中不同劳动群体劳动力权在经济生活中的现状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全文采用了社会法学、理论联系实际、矛盾分析法、历史方法、对比方法等研究方法,立足“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