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香芹酚(Carvacrol,CAR)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CAR组、I/R(tMCAO)组和I/R+CAR组,建立小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观察CAR的干预(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及给药方式)对小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结果:与I/R组相比,经CAR干预后小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前腹腔预给予CAR50mg/kg,脑梗塞体积减小了44.3%;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腹腔预给予CAR25mg/kg脑梗死体积仍有所减小(P<0.05),而腹腔预给予CAR5mg/kg脑梗死体积未见减小(P>0.05),证明该神经保护作用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别予以腹腔及侧脑室注射CAR,同样减小了脑梗死体积;通过对小鼠侧脑室注射 CAR10ug/只,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6小时给药仍能使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证明该神经保护作用与注药时间及注药方式有关。  结论:使用香芹酚干预小鼠tMCAO模型,小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功能缺损明显减轻。这些均提示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第二部分: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目的:研究香芹酚(CAR)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香芹酚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  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CAR组、I/R(tMCAO)组和I/R+CAR组;取缺血损伤侧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kt、p-Akt、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行侧脑室注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通过Westwen blot法测定小鼠脑组织内t-Akt及p-Akt的表达水平。观察注射LY-294002后对CAR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结果: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显示:与sham组及sham+CAR组相比,I/R组和I/R+CAR组中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I/R组相比,I/R+CAR组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sham组相比,I/R组p-Akt的表达增高(P<0.05);与I/R组相比,I/R+CAR组p-Akt表达显著增高(P<0.05);侧脑室注入LY-294002, LY-294002可以有效抑制p-Akt表达水平;在tMCAO模型中,CAR的神经保护作用因为LY-294002的干预而消失,脑梗塞体积与I/R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慢性肉芽肿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目的:1.分析本组CGD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2.基因诊断X-CGD及AR-CGD患儿,指导临床治疗。3.检测CGD患儿中Th17、nTreg、iTreg细胞亚群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9~2012年入住我院的136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占同
人工智能技术是我国工业领域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可以模仿人类的思维和大脑.因此,从诞生开始,人工智能技术便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