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73.5Cu1Nb3Si13.5B9复合磁粉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用于电磁转换的核心电子器件提出了高精度、高灵敏度、大容量和微型化等要求,这就需要用于其中的磁粉芯材料具备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众多金属软磁粉芯材料中,作为新开发的Fe735Cu1Nb3Si135B9磁粉芯,因其优良的高频、高直流叠加特性及高频低损耗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以Fe735Cu1Nb3Si135B9粉末为原料,以有机硅树脂REN50作为绝缘粘结剂,通过绝缘包覆、压制成型并结合后续热处理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磁粉芯,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B-H分析仪对磁粉芯的结构和磁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如粉末退火温度、包覆剂含量、成型压力等对磁粉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Fe735CulNb3Si135B9磁粉芯的磁性能变化规律,实现磁特性的精细调控,本文根据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通过添加Fe-6.5wt%Si合金粉末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Fe-6.5wt%Si复合磁粉芯,研究了Fe-6.5wt%Si合金粉末的复合量等对复合磁粉芯的磁导率、损耗及直流叠加特性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REN50作为绝缘粘结剂可有效绝缘包覆和粘结Fe735Cu1Nb3Si135B9磁粉颗粒,磁粉芯中粉末颗粒之间的绝缘包覆层经过500℃热处理后仍然能够稳定存在,由此制备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磁粉芯具备良好的磁性能。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Fe735Cu1Nb3Si135B9磁粉芯的磁导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损耗先增大后减小,当含量为3%时综合磁性能最佳:磁导率为32.59,损耗(50mT,200kHz)为329.87mW/cm3;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Fe735Cu1Nb3Si135B9磁粉芯的磁导率先增加后减小,损耗先降低后增加,当压力在1100MPa时,综合磁性能最佳:磁导率为33.03,损耗(50mT,200kHz)为320.30mW/cm3,当外加磁场强度为100Oe时,磁导率百分比仍然保持在75%以上,直流叠加特性较好。  2、以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末和Fe-6.5wt%Si粉末为基础粉末,成功制备了Fe-6.5wt%Si/纳米晶Fe735Cu1Nb3Si135B9复合磁粉芯,随着Fe-6.5wt%Si粉末复合量的增加,复合磁粉芯的密度增大到6.01g/cm3和磁导率增大到38.25。当Fe-6.5wt%Si粉末复合量为由60%增加到80%时,复合磁粉芯的损耗(B=50mT,f=200kHz)由948mW/cm3急剧增大到1894mW/cm3。因此Fe-6.5wt%Si粉末最佳的复合量应控制在0-60%之内。  3、以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末和Fe-6.5wt%Si粉末制备了Fe-6.5wt%Si/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复合磁粉芯,随着Fe-6.5wt%Si粉末复合量的增加,复合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增大,当Fe-6.5wt%Si粉末复合量由60%升至80%时,损耗急剧上升由563mW/cm3增加到1620mW/cm3(f=200kHz,B=50mT),所以Fc-6.5wt%Si粉末最佳复合量为60%当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末含量为30%,硅树脂REN含量为3%,压制力为1000MPa时,磁导率最高为43.03。
其他文献
自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引发了研究不同体系的超导体,以期获得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体的一个又一个热潮。某个特殊性质的超导样品的发现,往往会带来一个新的超导家族。2013年3月美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供应短缺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然而西部地区以山地
利用手征夸克模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Ξ和Λ超子谱的强衰变性质。同时,讨论了Λ共振态在低能区K-p→Λη散射过程中的贡献。  我们通过研究Ξ共振态的强衰变性质,得出以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