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访英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篇分析的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在分析语篇表层的语言形式特征的同时,更加注重语篇生成的过程及背景,以揭示语篇中所隐藏的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及其与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以此为背景,本文选择来自于《中国日报》、《卫报》、《华盛顿邮报》中有关中英关系,接待规格,大宗商贸合同签订和人权问题等焦点话题的英文新闻报道为语料进行话语分析,考察三家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语言体现各种意识形态。本文综合运用诺曼·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型”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及物性、被动语态和情态系统方面研究三家新闻媒体的新闻语篇的语言特征;从语篇互文性的角度分析新闻来源,新闻的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研究语篇生成的话语实践过程;并结合语篇生成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背景,即语篇的社会实践研究,从而进一步揭示新闻语篇中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三家媒体在此次国事访问的新闻语篇中所展现的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对公众的认知,态度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或控制力。对比分析28篇相关新闻报道可以发现,《中国日报》在此次报道中表明中国政府对于此次国事访问的重视,对未来中英关系发展的积极态度,通过语言树立中国开放,包容,合作,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表明对于有分歧的问题可交流但谴责以人权为话题干涉中国内政的态度。《卫报》的报道了英国对于此次国事访问的重视与期待,但也不乏关于中英历史渊源及相互地位,质疑中国人权,以及中英关系对英美关系的影响的报道,这些新闻语篇勾勒出英国要增强国力及话语权,维护传统强国地位的形象。《华盛顿邮报》更多的是多方引述,综合报道了此次国事访问,但就英国政府的举措和中英关系的发展提出了质疑,这比较符合美国长期在新闻报道中展现自己作为世界强国,参与世界事务的形象。各国的新闻报道受到各国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权力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和公正.。新闻语篇分析也会受到分析者思维、认知、价值观的影响,不可能绝对的客观,但这也正表明了语言受到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意在以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升新闻读者对新闻语篇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权势及意识形态的敏感度,增强对公众话语的思辨能力和反控意识。
其他文献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承载着东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古代建筑更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游览。随着跨文
分析了废旧塑封芯片的分层机理,计算得到了芯片分层界面裂纹断裂能释放率并建立了界面裂纹扩展判断准则。通过仿真分析分别获得了芯片内部应力载荷、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所需断
本文为一篇12000字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内容为英译《中国名著双语简读系列》项目的《红楼梦故事精选》的中文故事。该项目精选和改编了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20个
扬州弹词自从明末诞生以来,400年源远流长,堪称中国艺术的一朵奇葩。但从事音乐艺术类专业研究的当代大学生,对扬州弹词的基本知识却是普遍的缺乏了解。适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作为二十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在写作技巧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在语言词汇、意识流叙述技巧、人物思想话语表达各方面都形成了其特殊的文体风格。本文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水库的认识和建设程度也在逐渐加强.水库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建造时期等因素的影响,水库容易形成一些地方性病险和病
文章通过对媒介与社会互动中弱势群体话语权被消解现状的提示,分析媒介为弱势群体代言缺失的深层动因和逻辑后果,同时指出媒介复位的必要性和相应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