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通常仅仅局限于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然而,文章是以篇章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老师对文章的讲解不涉及文章的衔接、信息分布、篇章结构、主题、写作目的、写作技巧、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等知识,学生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一篇文章。笔者通过前测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语篇分析理论和实践知之较少,更是不太具备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策略。因此,笔者以语篇分析理论和实践为指导,对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阅读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后测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学生普遍认为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对阅读理解帮助很大。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主要从四方面的因素来谈。第一:从语境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语篇连贯的因素,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第二: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其中语法衔接包括:参照、替代、省略、连接等;词汇衔接包括:重复、同义、共现等。第三:主位结构,主要探讨主位、述位和主位发展模式。第四:语篇组合模式。包括总—分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述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第三章笔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语篇教学模式,为语篇分析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提供示例。通过对一篇阅读材料的语篇分析,展示语篇教学的具体方式,为语篇教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模式。第四章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调查目的在于表明学生对语篇分析的了解程度、证明语篇分析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笔者指出论文的研究成果和意义、研究局限性以及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在当前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尚不成熟的前提下,作者总结和借鉴前人成果,提出从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四个方面解读和理解语篇,为阅读教学开辟了新途径,提出了新模式。经实验证明,这种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