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不同维生素E补饲水平以及不同补饲时间对肥育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品质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养羊生产中合理应用维生素E改善羊肉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1、补饲维生素E可提高肉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其中第7组(400mg/kg,60天)、第8组(600mg/kg,60天)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饲维生素E可降低肉羊料重比(F/G),第4组(600mg/kg,30天)、第7组(400mg/kg,60天)和第8组(600mg/kg,60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的屠宰率和眼肌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3、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血清GOT和GP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血清LDH的活性(P<0.05);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GSH-Px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除第2组(200mg/kg,30天)外均极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P<0.01),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之间血清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补饲剂量的增加和补饲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血清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4、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间血清维生素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肝脏维生素E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5、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背最长肌pH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背最长肌熟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2组(200mg/kg,30天)、第5组(800mg/kg,30天)和第6组(200mg/kg,60天)外,其他各处理组羊肉的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维生素E各处理组的大理石花纹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6、维生素E有提高冷存肉货架品质的作用:补饲维生素E可降低冷存肉滴水损失,以第8组(600mg/kg,60天)效果最好;补饲维生素E可提高冷存肉总色素含量,以第7组(400mg/kg,60天)效果最佳;补饲维生素E可降低冷存肉丙二醛(MDA)含量,以第8组(600mg/kg,60天)效果最佳;4℃贮存背最长肌的维生素E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且随维生素E补饲水平的提高和补饲时间的延长,背最长肌中维生素E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7、补饲维生素E可降低-20℃贮存背最长肌的解冻损失,且随补饲水平的提高和补饲时间的延长,降低程度变大。
8、从肉羊生产性能、鲜肉肉质指标、冷存肉货架品质和冷冻肉解冻损失等几个方面综合来看,维生素E在肉羊生产中应用的适宜补饲水平和补饲时间为:400-600mg/kg,宰前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