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雅特·何莉与詹姆斯·瑟伯小说中夫妻形象的幽默对比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雅特·何莉与詹姆斯·瑟伯分别是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受欢迎幽默作家。何莉的作品风趣幽默又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情感,因此在19世纪后期颇受读者亲耐。她一生共创作21部小说,并坚持塑造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萨曼莎以及软弱矮小的“妻管严”丈夫乔赛亚。这对夫妇在外貌、性格和能力各方面形成鲜明对比,更与当时社会推崇的男强女弱的思想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成就了小说的幽默气氛。20世纪初期,詹姆斯·瑟伯的功成名就将“妇强夫弱”的男女形象推向高峰。尤其是瑟伯笔下描写的以华拓·米提为代表的“小男人”形象已成为经典。瑟伯幽默地展现了美国社会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生活中四处碰壁的“小男人”只能靠着白日梦和想象寻求安全感和精神慰藉。通过运用伯格森、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幽默理论,本文试图对比分析何莉和瑟伯塑造的“妇强夫弱”的幽默形象的异同,以揭示上述幽默形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萨曼莎和乔赛亚的幽默形象的对比分析,本论文认为何莉的作品抨击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两性权利不平等。她塑造幽默的夫妻形象,讽刺人们对镀金时代所谓的“文雅教条”的盲目崇拜。而瑟伯通过塑造幽默的“小男人”形象揭露20世纪人们的生活压力与矛盾。他讽刺现代女性对“新女性”价值的盲从,以幽默作为武器抨击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在他的描写中,男性面对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以及来自女性的巨大精神压力,不得不靠着漫无边际的“幻想”和“白日梦”生活。幽默技巧的使用让两位作家的讽刺更显隐晦,使作品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最后本文指出何莉和瑟伯塑造“妇强夫弱”的幽默夫妻形象是富于对社会和文化变更的关注和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美国社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美国幽默的发展。19世纪的美国幽默始终保持乐观的基调,把“常识”和“现实”糅杂到幽默创作中,而20世纪初的美国幽默更加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基调相较以前也多了一丝悲观,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们面临不断增加的精神压力和不断减少的安全感,最终只能在“幻想”和“白日梦”中寻求慰藉。
其他文献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栖息地。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经历的写照,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惊世骇俗,或雅俗共赏,或摇曳多姿,或高瞻深睿,给人无限的思考与想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折射出作家对美的追求和趋从。一部文学史,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宝库,表达的是一个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亲近文学作品,不
近年来,“教育行政一腔热血要教改,老师苦笑忙应付,家长学生齐反对”的事情并不少见.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根源在于现阶段的课程实施主要采取的是忠实取向。简而言之,就是课
钽具有极佳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延展性、韧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多孔钽更以其突出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钽及多孔钽的临床应用弥
【正】不知从何时起,各级各类教学观摩活动都掀起了"专家点评"潮,似乎没有这一环节,活动就没有档次,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于是主办者为请"专家",东奔西走,煞费苦心。我不想全盘
“公共改进”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为消除“合成谬误”而寻求的路径和理论。关于“合成谬误”,萨缪尔森举过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院剧场里大家坐着看戏。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5月31日至6月15日,市政府研究室、市商务局、市招商局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日照及合肥等地学习考察,采取召开座谈会、调查问
报纸
<正>一、全国及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一)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1.全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政策支持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区域贸易安排(RTAs)发展进程的分析,阐明了中国RTAs发展的特点。中国RTAs及其发展体现了多边贸易合作和双边贸易合作并举、广泛参与RTAs谈判活动、先易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