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们奋斗的目标。当然其中也包含了物理教育,物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科学学科,不应该只是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所传递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发挥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因为物理实践也是物理学科组成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或者刚刚迈入形式运算阶段的时候,是启蒙物理的黄金时段。但是,物理课堂教学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很难在物理知识的实践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这就需要物理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据,以初中生心理特点为准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详细论证了物理科普活动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活动方案以及实施与反馈情况。让学生在参与物理科普活动的同时,有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发现那物理规律的科学家。开展物理科普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科普活动首先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现象新颖奇特的物理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载体,并紧密结合物理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劳动技能。此外,对物理科普活动要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论证物理科普活动的实施主体,以多次的实施过程为依据,深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学生与在职教师的区别和联系,论证其是否适合承担科普活动。同时以我们设计实施的三种物理科普活动为例,论证其可行性,收集活动开展的反馈意见,进而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