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中克隆了两个免疫相关基因HMGB2(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2)和IFIT1(i 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命名为CsHMGB2和CsIFIT1,并研究了它们的表达模式以及在宿主抵抗病原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高速泳动族蛋白(HMG)已知有多种不同的功能,而在鱼类中HMG相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我们从半滑舌鳎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HMGB家族的一个基因,CsHMGB2,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CsHMGB2蛋白共有245个氨基酸残基,两个HMG结构域和一个由23个天冬氨酸/谷氨酸残基组成的酸性羧基尾部。荧光定量RT-PCR(qRT-PCR)实验结果表明CsHMGB2在多个组织表达,并且其表达在病毒或细菌后显著上调。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重组蛋白rCsHMGB2和缺失了C端酸性氨基酸区域的突变型重组蛋白rCsHMGB2M都能显著提高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抵抗细菌侵染的能力。qRT-PCR分析发现rCsHMGB2显著增强PBL中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体内实验表明,rCsHMGB2显著抑制病原在半滑舌鳎脾脏和肾脏中的侵染。上述实验结果表明,CsHMGB2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病原感染作用,并且这种能力与其酸性羧基端无关。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在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具有抗病毒功能,而在鱼类中的功能仍然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半滑舌鳎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IFIT家族的一个基因,CsIFIT1,并研究了它的抗病毒感染的活性。CsIFIT1由4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其它鱼类IFIT蛋白的序列相似度介于30.9%和58.7%之间。软件分析鉴定出两个TPR(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结构域。qRT-PCR实验表明,Cs IFIT1的表达在免疫相关的器官组织中最高,并且在鱼体感染肿大细胞病毒后明显上调。在半滑舌鳎中过量表达CsIFIT1可以显著抑制肿大细胞病毒在鱼体中的复制。同样,使用RNA干扰技术降低CsIFIT1表达后,病毒在组织中的复制量显著增高。这些结果表明,Cs IFIT1在鱼类抗病毒免疫中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