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界面特性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其在大面积平板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电致发光机理还不完善,界面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利用常规的光电测试方法并结合交流阻抗谱方法,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载流子输运理论、器件界面光电特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首先,利用常规的光电测试方法,对单层电致发光器件ITO/Alq<,3>(90nm)/Al的载流子注入与传输机制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载流子输运机制为陷阱电荷限制电流;根据低压下的线性电流一电压特性,可知有机层与金属电极的界面接触特性为欧姆接触。 其次,利用交流阻抗谱方法,进一步研究了ITO/Alq<,3>(90nm)/Al的电学特性,证明了有机层与金属电极的界面接触特性为欧姆接触;由器件的交流阻抗谱得到了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该器件可看作是由电阻R<,P>和电容C<,p>并联再与电阻R<,S>串联而成的,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了R<,P>、C<,P>和R<,S>的数值;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器件的阻抗-电压、电容-电压以及电容-频率的变化规律,指出器件的载流子传导机制为指数分布式的陷阱电荷限制电流,有机层的介电弛豫时间随所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最后,利用常规的光电测试方法,研究了有机异质结界面的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特性。通过比较各种光谱,实验结果证明基于TPD/PBD的异质结器件中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分子类型为(TPD<*>PBD),并且是在TPD分子和PBD分子的交界面处形成的,在不同的器件中均观察到了TPD分子的荧光发射;根据激基复合物的发光特性,我们提出了增强激基复合物的发光的两种途径,即混合蒸镀过渡层的方法和类量子阱器件结构,并对二者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拉曼光谱学属于非弹性光散射,散射光区别于入射光,包含着散射分子的振动与转动状态等信息,但由于散射光强度较弱的问题限制了其发展。表面拉曼增强散射(SERS)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拉曼
在对冲基金领域驰骋搏杀了40多年的乔治·索罗斯已经公开发布即将退出江湖的消息。这一曾创造日赚10亿美元罕见历史记录的“金融奇才”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惊羡和倾慕,同时也因制造过打败英格兰银行和血洗东南亚的历史“惨案”而招徕四面八方的谩骂与憎恨。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爱与恨、情与仇的交织,对于索罗斯结束自己对冲基金经理生涯的消息,世人表现出的心态自然就是五味杂陈。    闯荡英美的犹太后裔  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