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和谐育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和谐育人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加快改革发展、培养全面人才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增添了和谐因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育人理念逐渐确立,越来越重视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育人体系初步形成。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分析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和谐因素,思考如何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我国和谐育人思想源远流长,蕴涵丰富的理念。近年来对于和谐理论的研究,对和谐社会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而对和谐育人相关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高校和谐育人的研究来讲,更多的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德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理论性强,而真正能对高校育人实际工作起到切实指导作用的研究并不多。本论文立足于我国久远的和谐育人思想,溯源和谐教育理念的历史传承,从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和改进育人理念、育人方法方面对高校和谐育人进行了分析,强调关注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育人的实效性。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代气息浓郁,十分贴近高校实际,深入浅出地对和谐育人问题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