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本质是司法公开和执法公开,并以公民知情权和司法机关公开义务为理论基础。虽然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对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都有所涉及,但规定较为原则化,具体实施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司法实践中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信息不透明、处置不公开、救济不到位等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涉案财物处置规范性不强,完整的公开体系尚未构建,随之引起的司法不公、公信力不强等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本文着重研究司法公开机制中的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程序,笔者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考察,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现状,并提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和保障措施等,以期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机制有所裨益。全文共6个部分,约3万2千字。第一部分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基本问题探讨。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本质是执法公开和司法公开。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处置包括获取、移交、保管和处理四大环节,具体指查封、扣押、移交、保管、没收、追缴等具体处置措施。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既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相关国家机关的义务。第二部分是对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现状的分析。我国立法对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的公开有一些较为零散的规定,实践中对该公开机制的构建也在不同程度上正在进行探索,包括公开返还涉案财物、公开处理结果、公开拍卖、集中管理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查封、扣押等侦查活动不规范、涉案财物处置信息化平台不健全、处置过程缺乏有关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程序、处置信息不公开时的救济措施不完善。第三部分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范围。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范围包括基本信息公开、法律文书公开以及处置流程公开,同时指出涉案财物处置信息公开的例外情况。第四部分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方式。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方式有多种,并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告知、公告、公开听证这些传统的公开方式之外,应当根据需要增加其他信息化平台,包括短信服务平台、电话语音系统、互联网信息公开、微博、微信、官方客户端平台等。第五部分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的程序。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主动公开的程序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两种。首先,主动公开的程序包括公开信息内容的筛选、选择公开渠道发布信息、公开时间的及时性限制;第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包括案件相关人的申请、相应机关受理审查、选择平台进行公开和公开后的效果反馈。第六部分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公开相关保障机制的构建。包括保障涉案财物处置第三人参与权、建立集中管理制度、促进涉案财物处置信息化、规范化和完善涉案财物处置公开救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