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农村公共投资是石家庄财政投资的一个发展趋势,加强这方面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也成为必然要求。但是,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在石家庄仍在起步期,尽管发展潜力是存在的,但是毕竟各方面条件都欠成熟。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使用了比较分析法,对石家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绩效审计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别阐述了绩效审计和农村公共投资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然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石家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并指出了石家庄在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中的欠缺所在,包括对绩效审计理论缺乏认识;石家庄的绩效审计规范体系尚待完善;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受到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制约;尚需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统一审计评价标准;亟待加强绩效审计队伍配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尚需丰富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审计报告利用率不高,需加强审计成果落实。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介绍,认为七个方面可以借鉴,包括政府的审计工作应当以绩效审计为主;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规范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保证绩效审计的独立性;重视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后续监督;注重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建设;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配备多元化的审计人员;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联系石家庄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当前情况,认为应当加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政府规范体系;完善审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专业素质;实行问责制度,强化责任感;探索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将审计结果合理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等,才能真正促进石家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长足发展,本文将对石家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起到了一定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