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的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北京市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确定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目标。交通行业对现代城市的健康运转至关重要,尽快落实低碳的交通发展模式,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面对日益增加的交通行业碳排放以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市场失灵的存在,很难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解决,必须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来引导交通行业的低碳化发展,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把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市的能源消耗情况,交通行业的能耗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也持续上升,相应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结合北京市客运交通出行总量、出行结构和出行距离的变化,根据IPCC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出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碳排放量与占比情况。研究发现,北京市交通行业面临着:交通出行总量大、交通结构不合理以及新能源交通发展不足等问题。从国内外低碳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北京的低碳交通制度建设,主要以行政调控措施为主,很难真正减少交通出行的需求,也没能有效的限制私家车使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碳之路任重而道远。根据未来北京市低碳发展的目标,本文认为可通过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来实现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首先,重视交通需求管理,通过“职住平衡”的城市规划,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推行电子通勤和远程办公等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需求;鼓励共乘和拼车出行,节省成本并节约资源,将道路资源分配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其次,通过制度建设来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提高绿色出行的比例,做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规划编制,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完善慢行交通体系;通过征收“拥堵税”等提高出行成本的措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人均交通碳排放水平。最后,在交通需求总量减少和绿色出行比例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交通用能的低碳化,使用更多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同时加快低碳电力的发展和利用,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交通。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服务业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和知识的加速更新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通信、计算机、金融、科技、商业信息服务等大批
【摘 要】丝网版画是一种用于印刷广告、包装纸、路牌以及衣饰图案等的印刷方法,其主要应用方法就是将需要的颜色从网孔刮至物体上,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制作简单、成本低以及使用方便等,其使用结果与印刷复制品极为相似,但是使用原理以及使用范围存在较大的区别性。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印刷这一方式是极为常用的,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间接的影响作用,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必要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丝网版画以及印刷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