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沌信号具有优良自相关、互相关以及宽带类似白噪声等性质,具备扩频通信、保密通信以及超宽带通信所需的优良特性。由于混沌信号产生电路简单,近年来,基于混沌信号的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非相干的差分混沌键控(DCSK: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技术,由于不需要混沌同步,实现简单而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以低成本、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需求为牵引,围绕差分混沌键控发射、接收机简化算法,网络环境下,基于差分混沌键控调制的通信节点用户协作协议的设计与优化,以及超宽带差分混沌键控通信系统构建与优化等方面,对差分混沌键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DCSK UWB通信系统中,对接收机的超宽带射频(RF:RadioFrequency)延时电路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先进行高速A/D采样,在数字域进行延时,由于超宽带带宽很大,往往需要GHz以上的采样率,这将导致接收机功耗大副上升;二是模拟延时线,就目前技术,数十纳秒级的延时线很难进行有效的电路集成,因此,研究一种消除延时电路的DCSK替代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种DCSK调制新方法--码复用DCSK(CS-DCSK:Code-Shifted DCSK),该方法采用一对正交的Walsh码序列分别调制参考信号和信息承载信号,即用一对正交码代替了经典DCSK接收机中实现参考信号与信息承载信号复用的延时电路;并且采用高斯近似(GA:GaussianApproximation)分析方法对CS-DCSK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2)对CS-DCSK调制机制进行了一般化的扩展--GCS-DCSK(Generalized CS-DCSK),在GCS-DCSK中,一个Walsh码以及多个互相正交的Walsh码分别用于调制参考信号和多路并行的信息承载信号,相对于CS-DCSK,提升了数据吞吐率,并且由于并行传输比特流易以控制,为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以及跨层设计的混沌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理想的物理层方案。
(3)尽管DCSK和CS-DCSK均具有优良的抗多径干扰能力,为了对抗信道衰落,还需要结合有效的分集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多天线的空间分集是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抗击信道衰落的有效技术。然而,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如小型移动通信终端、传感器网络通信终端),无法配置多天线。为此,本文建立了基于DCSK的用户协作通信模型,基于译码-转发(DF:Decoded-and-Forward)协议研究了用户协作DCSK的性能,并与相同频谱效率的CDMA用户协作系统进行了比较,发现用户协作DCSK在“远近效应”环境下的优势。其次,利用GCS-DCSK特点,研究了单向(OWRC:One-way RelayChannel)中继信道和双向(TWRC:Two-way Relay Channel)中继信道下的CS-DCSK用户协作协议。由于CS-DCSK用户协作协议是在发送自身数据的同时,译码转发伙伴用户的数据,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时分用户协作协议,减少了时隙的需求,能够提升整个用户协作通信系统的数据吞吐率。仿真结果也表明CS-DCSK用户协作协议提升了系统的数据吞吐率。
(4)如前所述,CS-DCSK就是为了消除经典DCSK超宽带系统中宽带射频延时电路而提出的,为了研究CS-DCSK UWB系统的性能,首先,对经典DCSKUWB系统架构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信号帧结构,即在避免混沌脉冲之间干扰的前提下,优化了信号帧结构,给出了计算最佳积分时间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CS-DCSK超宽带系统,并在IEEE802.15.4a信道环境下对其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