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正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公司舞弊现象十分严重。按照舞弊主体在公司中的级别可将舞弊分为管理舞弊和员工舞弊,其中管理舞弊所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员工舞弊。管理舞弊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有目共识的,因此管理舞弊控制就成为一个经久不蓑的话题。公司管理舞弊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通过管理、操纵会计盈余实施舞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的概念、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理论基础、管理舞弊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管理舞弊控制及准则修订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第一,管理舞弊含义及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理论基础。管理舞弊是研究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在综合现有关于管理舞弊文献的基础上,对管理舞弊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笔者认为,管理舞弊是基于利已动机,能够逾越内部控制约束的管理层通过故意伪造、变造、隐瞒或删除会计资料而导致财务报表等资料重大遗漏和不当陈述并伤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故意行为。此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现有有关管理舞弊概念的主要信息,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管理舞弊的动机、主体、手段、后果、性质等特征。同时,在明确管理舞弊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管理舞弊控制和盈余质量相关性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决策有用观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决策有用观与管理舞弊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是连接管理舞弊控制和盈余质量的纽带。
第二,实证研究发现。现有实证研究通常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表示盈余质量。为了增强盈余质量替代变量的代表性,本文同时选用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验证了以下三个方面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管理舞弊、管理舞弊控制和准则修订。为了增强实证检验结果,对于管理舞弊与盈余质量、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准则修订与盈余质量这三个研究问题中的每一个问题,笔者均选用三组样本进行验证:发生年系列样本(管理舞弊发生年度)、重大影响年系列样本(界于管理舞弊发生年度与被发现年度之间的年度)、发现年系列样本(政府监管部门发现企业管理舞弊年度)。
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发生年系列的公司样本,管理舞弊、管理舞弊控制、准则修订均是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且通过了所有分析的显著性检验。对于重大影响年系列的公司样本,未发现以上三个因素显著影响企业盈余质量。对于发现年系列的公司样本,管理舞弊、管理舞弊控制、准则修订是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部分实证分析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实证结果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准则制定机构、政府监管部门控制管理舞弊情况提供信息反馈,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工作。
关健词:管理舞弊控制、盈余质量、准则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