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生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1/3。我国大陆31个省份,除上海外,均探明有煤炭资源储量,其中华北地区最多。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历史原因决定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煤炭企业。煤炭资源开发采用地下和露天两种开采方式,煤炭洗选采用湿法工艺,其中重介质选煤方法运用较为广泛。煤炭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个方面。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煤炭燃烧排放的烟尘、S02,煤炭加工储运产生的煤粉尘,煤矿抽排的瓦斯,以及煤矸石自燃产生的C02、S02、CO有害气体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矿井水、洗煤废水的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等。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等。针对煤炭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煤炭企业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锅炉烟气治理采用湿式脱硫除尘技术,除尘效率可达到95-99%,脱硫效率可以达到60-80%;采用集尘罩加袋式除尘器处理煤炭筛分或加工产生的粉尘,除尘效率一般在99%以上;矿井瓦斯替代原煤做锅炉燃料或发电等;矿井水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回用于生产系统;洗煤废水通过“旋流器—浓缩机—压滤机(煤泥沉淀池)”工艺实现闭路循环。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可能导致地表下沉或地下水位下降等,一般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生态恢复。此外,解决煤炭企业环境问题的另一对策就是加强监督管理,这主要依赖于环境监察的效力。但是目前煤炭企业环境监察缺乏规范性、理论性的指导文件,因此《煤炭企业现场环境监察技术指南》的编制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指南的技术框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煤炭企业现场环境监察要点等,给出了煤炭企业现场环境监察技术指南的编制大纲,提出了生产现场环境监察中的重点,污染防治措施的监察要点,并编制了煤炭企业现场环境监察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