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多年来一直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课题应用生大黄配合常规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以通腑泻热,凉血止血,活血散瘀的治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与醒脑静注射液对照,探讨其疗效机理,为进一步开展对生大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依据。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都是2005年4月到2008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生大黄治疗组和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中风病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颅内血肿大小比较基本均衡,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药:生大黄6~10g水煎十五分钟,取汁150ml分2~3次口服。不能进食者或饮水发呛者,可应用鼻饲法,用量同口服量。对照组用药:醒脑静注射液,10ml/支,20ml/次,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4天。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基础治疗,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停用其他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药物及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药物。3.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安全性检查在治疗的前一天和试验的第7、14天各观察并记录一次;疗效观察中的各项指标则在治疗的前后各进行一次。4.统计方法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结果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4例,无变化4例,恶化O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5例,无变化5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2.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药后治疗组基本痊愈0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3.两组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风病中医证候及体征评分、中风病临床表现评分、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四项评分的对比,经检验自身对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生大黄对中风病的的改善有明显疗效。4.两组在治疗前后头颅CT检查显示出血量变化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颅内血肿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的吸收,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对比不明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生大黄能帮助和加快颅内血肿的吸收。5.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用药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实验室检查结果(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异常改变。说明生大黄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生大黄和对照组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评分、中风病中医证候及体征评分、中风病临床表现评分、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疗效比较、颅内血肿吸收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生大黄配合常规治疗对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对中医证状的改善有明显疗效,也能使颅内血肿有明显的吸收。说明生大黄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