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企业的竞争与升级越来越凸显在信息的掌握和开发利用上,国家相关部门都在极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尽管海洋工程船舶自身的信息化集成在快速发展,但要实现船岸一体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岸上基地与工程船舶之间实时信息交互的问题。虽然大型工程船舶上都安装了AIS、GPS、卫星电话、PC控制和管理系统等技术装备,但是由于缺少一种经济可靠、能够连续通信的技术保障,导致了这些设备先进的作业船舶一旦到了近海和远海,便成了一座座漂浮在海上的“信息孤岛”。其次是分布在全球的工程船与指挥中心不间断的实时通信问题。疏浚行业的大型企业多数实现了全球化的作业模式,施工区域分散,点多面广,实时动态全球化的信息服务对实现工程船舶智能化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北斗集群数传的概念,利用北斗卫星的报文通信技术和北斗集群数传终端着力解决了海洋工程船舶数据传输的问题,对保障海洋工程船舶的信息掌控、优化管理工艺、提高施工效率意义重大。在北斗卫星覆盖范围内,通过建立能服务平台,采集、存储工程船舶的相关信息,利用专业软件,实时地向用户提供船舶动态、疏浚工况与船机状态,切实满足用户远程监控与报警、远程故障诊断的需求。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海洋工程船舶数据传输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北斗集群数传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改进的数据压缩技术、位拼接技术和长报文通信技术,实现了船舶工程数据的传输,有效解决了海上船舶信息孤岛的问题。然后,论文讲述了传统SCADA的发展和当前它在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方面的不足,为了能够实现远程工业控制、数据共享、报警等功能,本文提出了基于Web的SCADA系统,在Flash Builder集成开发环境下,利用AS和MXML开发Web工控平台,用获取的工程数据作为平台界面显示的数据源,成功还原了船舶上的SCADA界面,有效弥补了传统SCADA的不足。目前,北斗集群数传技术及基于Web的SCADA系统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并成功地用到了“航绞2001”大型绞吸船上。该应用的成功,证明了北斗集群数传技术在海洋船舶通信中的可行性,是北斗RDSS在我国海洋疏浚生产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为海洋船舶监控的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随着北斗卫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海洋信息服务领域将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