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占据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私营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复制着劳资利益冲突。当前中国私营企业中资本与劳动利益冲突日益突出,导致了资本与劳动在权利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对等,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关系格局。富士康连跳事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同时也让我们更多的去反思我国现阶段劳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更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我们研究劳资关系的理论基石,他的研究方法和对劳资关系的本质抽象对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前提下,本文力图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历史内涵,逐步拓宽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的视野,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进行人本解读。
本文以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基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资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三条主线,从劳资关系的质和量的角度对中国现阶段劳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理论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本文第一大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首先指出劳资关系的内涵及特征,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主要内容,最终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所反映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了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质出发,具体分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二重属性,总结出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及不和谐劳资关系所折射出的制度缺失和伦理失范。
第三部分是我国劳资关系的马克思人本解读。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范畴”、“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范畴”、“科学发展观角度”三个方面对我国劳资关系进行解读。
第四部分得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政府“执政为民”的人本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企业文化、以及完善政府、企业、工会三方协调机制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和完善劳资关系中伦理关怀的制度化和法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