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基开挖爆破的岩体损伤试验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建筑物基础开挖爆破后,在开挖轮廓线附近的表层岩体,一般都会因为受到爆破作用而形成一定深度的损伤破坏层。研究该损伤层的破坏程度,可为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性评价、安全加固及坝基的防渗效果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某电站大坝爆破开挖及建基面声波检测实例,利用FLAC3D软件对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多孔爆破情况下岩石的损伤规律,给出了减少坝基爆破损伤的方法。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根据岩石爆破理论模型及计算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的岩石爆破理论模型的特点。重点介绍了爆破损伤模型,并评述了各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2、结合电站大坝建基面爆破开挖,采用声波检测法对建基面开挖质量进行了声波测试,确定了爆破损伤影响范围,评价了建基面岩体开挖质量。在各测试剖面中,损伤带和原岩体的分界比较明确,但波速分界值只能由各自的孔深—波速曲线的转折趋势来划定,划分点的波速值不能套用来划分其它测试剖面。3、利用测试得到的声波数据,对波形、波幅、主频、波速等波形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孔深的增加,波形由没有规律变得逐渐规律,波幅、波速也逐渐增大,主频开始向高频部分移动。但在局部由于岩体的变化存在波动。4、采用数值模型,进行损伤范围的确定。利用FLAC3D的动力分析特性,进行了多孔爆破情况下的模拟,分析了累积损伤的发展规律。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岩石受到的损伤也越来越严重,周边孔的爆破对临近的区域也存在影响。这种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在不断减小,在一定范围之外可以忽略。5、针对如何减少大坝建基面的损伤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施工建议。本文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工具,对多次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的累积损伤效应进行了研究,为研究频繁爆破作业条件下岩体工程稳定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冬季道路冰雪是影响交通畅通的重大安全隐患,全世界每年由于冰雪问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数亿元。然而,传统的除雪方式却有着许多弊端:破坏生态环境和道路桥梁结构,成本高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吉林松花江苯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等多起重大供水水源突发性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针对供水水源突发性污染事故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未来几十年我国将在西部规划并建立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电站地下洞室施工开挖,需要进行大量的岩体开挖,初始地应力和岩体力学参数是分析地下
经过对近年来多次破坏性地震震害的思考,人们普遍意识到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内有提出“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想法,其朴素的目标为“建震
拱桥作为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大的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是一种克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缺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桥
节段预制拼装和体外预应力技术的综合运用,是现代混凝土桥梁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南、北引桥建设中,采用节段预制拼装和体内、体外混合配束方式设计的桥
冷弯薄壁钢结构住宅是以冷弯型钢为承重骨架,以轻型墙体材料为围护结构所构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性能稳定、外观美观、截面金属分布合理等优点。冷弯薄壁型钢不主要依靠增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弃物,目前没有得到根本利用;而水泥行业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利用赤泥来制备一种无熟料水泥是一种有益尝试。通过破碎、烘干和
近年来,冗余理论引起了土木工程、计算机、新闻传播、医学、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911”世界贸易中心(WTC)倒塌事件后,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了结构领域关
随着地下资源的不断开采,地表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形成采动沉陷区,从而对上部建筑产生影响。而目前在我国,存在大量采动区的已建门式刚架和位于老采空区的新建门式刚架,此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