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城市建设面积逐渐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不均衡性越发突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战略规划应以区域的发展和市民的需求为核心,战略定位应该考虑提升城市的质量和效率,着重关注大西安对大西北的引领作用。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需要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出发,大力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随着大西安发展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面积逐步扩大,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更加不均。因此,亟待开展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研究。对于公共服务的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其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状况不仅与居民生活质量相关,更与社会的公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西安地区24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以公共服务设施POI点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SPSS20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定量分析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其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方向和集聚特征;最后,结合统计数据多角度分析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雁塔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高;二类是未央区和长安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较高;三类是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秦都区和渭城区,公共服务配置水平较低;四类是临渭区、灞桥区和阎良区等区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低。(2)大西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椭圆中心位于大西安地区的中部,基本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偏转角度为北偏东77°。(3)大西安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密度高值区呈零星的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碑林区、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及东部的临渭区和西部的秦都区。(4)绝对数量公共服务设施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西安市主城区和长安区,冷点区分布在西部的周至县、杨陵区、武功县、兴平市、乾县、礼泉县以及东北部的富平县和阎良区;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的热点区和绝对数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热点区一致,冷点区集中分布在大西安地区的西部,包括乾县、礼泉县、杨陵区、武功县、兴平市和周至县。(5)财政收入、常住人口和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最大值较大,且回归系数的波动较大,表明这三个变量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常住人口、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7项指标的回归系数有正有负,表明这七个因子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又有负向的牵制作用。
其他文献
<正>1 城市分质供水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城市传统沿用按高标准饮用水质量统一供应各类用户,作为生活、工业、市政和环境用水;但饮用水(含烹饪和饮料用水)仅约占2%,则城市用水
会议
医院智能化系统与办公智能化系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鉴于综合医院的特殊功能,它的智能化系统又有自己的特色。医院的专项智能化系统包括哪些,具体实现这些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早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校早锻炼相关制度较完善,学生获取相关信息途径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