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电影在其诞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用最真实的“语言”痛诉了战争的罪恶,作为人类痛斥战争的主要工具,其功效己经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战争影视构成了对艺术家想象力与表现力的真正挑战。美国是一个电影大国,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好莱坞的战争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为美国留下了一笔笔厚重的墨迹。战争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一直是中国电影工作者辛勤工作的一片沃土,而近年来更是创作了数以千集的军事题材的电视剧,涌现了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战争影视却鲜有产生世界影响的反思之作和重量级作品。而中国战争影视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优秀战争影视的差距在英雄主题上有突出的反映。英雄主题一直是战争影视创作和评论的焦点。纵观中国影视史,过去对英雄人物的塑造,经历了从人性高度“蒸馏”后的纯净物的神性化;到无限制地“高大全”到“突出政治”,导致了战争影视在突出英雄主题方面的失败。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对中国影视尤其是战争影视作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促成了新时期战争影视的诸多变化。本文经过细密梳理,主要论述了在好莱坞战争影视影响下,新时期战争影视英雄主题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希望通过寻找和追问造成这种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通过异体关照对比的方式促使中国战争影视英雄主题发生更深刻的转变。本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好莱坞战争影视中的英雄形象和英雄主题的内涵,第二章论述中国战争影视与好莱坞的差距,概述好莱坞对中国战争影视的影响,第三章论述新时期中国战争影视英雄主题的嬗变,战争影视传统的宣讲和说教功能逐渐弱化,逐渐向审美化和人文性转化。英雄主题表现方式审美化,旧英雄形象解构,大批个性化、审美化的英雄形象出现,英雄主题的人文性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出现了中西战争文化交融的趋势,开始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尊重、对战争本体的反思、对拯救人类等形而上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