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肉产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牛肉产业的重要指标--牛肉产量、进出口量(额)建立预测模型就非常重要。
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1961年到2005年中国牛肉生产和贸易的数据,建立ARMA模型对我国2005-2008年牛肉产量、进出口量(额)进行预测。主要经过以下七个步骤:1)、观察数据的散点图、自相关系数和ADF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2)、对不平稳的时间序列采用差分和去除时间趋势两种方法把非平稳序列转化为平稳序列。3)、根据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拖尾性和截尾性初步判断模型p、q的阶数,4)、估计各组合下的模型,并跟据AIC、BIC准则来确定模型的p、q阶数;5)、得到拟合模型;6)、利用自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Q统计量、D.W值以及修正R<2>对模型的进行检验。7)、采用样本外预测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判断。7)、最后给出2005-2008年的模型预测结果。
从结果来看,ARMA模型适合我国畜产品产量的预测,对进口贸易的预测效果不好,而我国牛肉出口贸易则不适合用ARMA模型进行预测。ARIMA(1,2,1)模型预测2007年我国的牛肉产量799.14万吨,这与德国莱茵农业协会预测的791万吨相比,误差只有1.11%,指数-ARMA(2,1)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对偏高一些为816.29万吨;对于进出贸易的样本外预测误差在5~10%之间,如果有干预事件影响偏差更大。所以考虑到进口贸易的数据特征和动态预测原理采用直线-ARMA(1,1)模型预测较好;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年际变化比较大,模型拟合度不高,不适和ARMA模型预测。拟合度不高,干预事件的存在、数据趋势结构的突变是牛肉进口量(额)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且ARMA模型只适合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的误差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