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加紧张,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有基于此,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内在联系的科学诠释。它扬弃了以往片面的、僵化的、机械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它的最终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基础,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意识流向的系统论述,意在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价值,肯定其对于全球特别是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四大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主要剖析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变迁过程。其次,第二、三部分详细研究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思想蕴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后,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从实践哲学的视角,马克思人化自然观阐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为人们呈现出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其他文献
注射模使用的好坏直接是由模具设计师在设计模具结构过程中决定的。注射模投入生产后,注射成型产品效率的高低,成本的高低,在目前多数企业中,都误认为只是注射成型企业的重点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GO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规律.结果表明,GO对中性红具有显著、快速的
<正>巨大的蛋糕引发了各地纷纷上马机器人产业园的热潮,但同时,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当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争夺战已经开启。面对急剧上升的人力成本和产业转型升级压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对象,研究了受试红树植物对滩位高程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①3种受试红树植物成
当今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程度逐渐加深。在数学教学方面除了紧抓理论知识教学不放外,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本文从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
谢六逸认为新闻既是事实的报道,又是选择的艺术,新闻选择的核心标准是新闻的社会效益。报刊应该反映时代,为民喉舌,实行精编主义,内容要丰富,追求个性,满足读者需要,编辑要尊
本文主要介绍PE复合土工膜作为一个新型的防渗材料在明渠防渗工程的应用。
以西藏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现状和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状况,对存在问题给出改革建议,并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抓手,改进西藏高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模式,以期
当代社群主义在吸收其鼻祖社群观念的基础上,将社群视作构成性而非工具化的存在,认为社群成员之间应该具有共享的善,在相互激励中促进德性的提升。社群主义的社群观对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