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演化,我国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企业外部融资也主要依赖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信贷融资在服务实体经济时存在着资金供给与融资需求衔接不畅的窘境,致使许多企业面临着融资缺口大、融资获得难、融资期限结构不合理或融资风险高等“融资难”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桎梏,制约着整个经济体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着金融机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创新了信贷业务流程和模式,拓宽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边界,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金融科技能够有效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信贷融资增量提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系统性地研究金融科技发展“新浪潮”与企业融资“旧问题”的逻辑关系,对于企业的融资优化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为金融科技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微观依据,也有利于为金融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供政策参考。为此,本文基于我国企业融资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拟系统、深入地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研究:第一,金融科技是否会影响企业信贷融资?第二,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信贷融资的机理是什么?第三,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不同企业特征下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第四,金融科技作用于企业融资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影响?第五,应该如何推动金融科技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融资规模可得性、融资期限结构和融资风险三个视角切入,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深入剖析金融科技影响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理。首先,本文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企业信贷融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对金融科技的范畴进行重新界定,梳理我国当前金融科技和企业融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释了资金需求方、资金供给方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金融科技影响企业信贷融资的可能路径和渠道。接着,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了一个含有企业和银行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推演金融科技对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理。其次,考虑数据可得性以及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全渠道”融资来源,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9年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指数与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金融科技与企业融资规模可得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整体来看,金融科技与企业融资可得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金融科技会通过信息甄别机制和成本优化机制影响企业融资可得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金融科技对处于融资劣势的中小企业和无金融背景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提升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当地信贷市场化程度高和金融周期上行阶段时,金融科技对缓解企业流动性紧缺困境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带来的融资可得性提升可以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促进企业实体投资和创新研发,从而改善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问题。再次,本文在对融资规模可得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期限结构的改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长期信贷融资占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金融科技会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影响企业融资期限结构。从异质性分析来看,金融科技对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长期信贷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企业长期信贷融资的比例,能够缓解企业长期投资所需资金不足的压力,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短贷长投”的行为。接下来,本文继续深入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风险的影响机理。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企业融资风险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金融科技会通过风险监督机制和投资平滑机制影响企业融资风险。从异质性分析来看,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风险抑制效用更加明显。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的权益、债务和资产波动性提高会强化金融科技对融资风险的抑制作用,而企业长期贷款依赖度则会弱化金融科技对融资风险的缓释作用。最后,基于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从金融机构、微观企业、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金融机构应该大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第二,微观企业应当加强和完善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人才及软硬件配套,充分运用金融科技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第三,宏观调控当局应当给予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优惠政策,优化宏观环境,为企业信贷融资提供制度基础。第四,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构建金融科技监管长效机制,降低金融科技服务企业的金融风险。
其他文献
2021年极具土味的《山海情》作为年度最热播的主旋律电视剧,记录了一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该剧在创作特色上凭借真实极致的美学追求、多元立体的艺术呈现和年轻态的类型化叙事成就了有目共睹的“山海情现象”;其剧情着重以平民视角、真实细节和对贫困乡村的人文关怀,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期待,并以客观的扶贫故事回应了时代关切。该剧的热播既为主旋律电视剧的破冰提供了新范本,也为进一步讲好中国的扶贫故事提供了
目的:总结抗血管新生TKI类药物阿帕替尼及安罗替尼在难治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剂量、肿瘤特征对疗效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中心接受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名单,收集患者的各项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肿瘤复发后的分子分型、转移部位、治疗线数、用药方案、药物剂量、生存时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协同推进,教师需要结合英语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中职英语课程包含跨文化理解和思维感知差异,是课程思政的天然载体。文章从挖掘德育元素、优化教学方法、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促进专业融合五个维度,阐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虽然1993年“王朔现象”周边是众生喧哗的,但是王朔依然成为了“人文精神讨论”的导火索和重要批评对象。经过从“躲避崇高”到“抵抗投降”的历史窄化过程,被标签化的王朔成为人们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剥开叠加在历史事件上的层层话语符码,就会发现基于生活经验的“个人实践性”不经意间被忽视了,而恰恰是这一问题和当下精神建构息息相关。
视觉信号是欣赏者领悟艺术传递内涵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视觉元素,可有效刺激受众的感官及大脑。深入把握视觉信号接受的特点,突出传统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视觉建设优势,表现出包装的设计感,可吸引更多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文创产品中包装设计的传统视觉元素应用原则和途径进行阐述,希望对文创产品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双创”理念的提出,让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给予大学生新的契机。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文章立足“双创”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现存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四条就业创业机制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实现机制的优化和整合研究提供思考。
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抓住机遇,迅速发展。现今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进步,国内竞争逐渐白热化。以互联网经济为主体的第六次并购浪潮正在兴起。我国互联网企业积极寻求跨国并购机会,希望通过并购行为获取被并购企业的竞争性资源和市场份额,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平台,谋求新的发展机遇。论文以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企业)跨国并
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快速涌现,传统意义上的主播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直播人"套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播称谓的泛化、滥化,更是给主播概念带来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为了了解江汉大学到湖北省艰苦地区就业实际的发展状况,本研究对近年来服务湖北省艰苦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通过分析学校对政策号召的积极性和服务基层的优秀典型,引出了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就业的问题,并提出要做好高校引导工作的建议。
预算是国家战略部署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反映,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政府各项预算收支以及财政政策的合理性、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高质量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可以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促进预算管理效率提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为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实施绩效问责提供依据。基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探讨新时期对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新要求,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