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建立,我国企业有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众多不同的会计政策中,所得税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选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方法选择的动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企业是若干契约的集合,为了对契约的订立和执行进行监督,契约关系的各利益方对会计数据提出了使用的要求,从而使得会计也具有了契约的特性。而不同的会计政策体现了企业不同的契约关系,而且会计的过程正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因此企业经理必然存在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行为。那么经理人员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动机何在?Watts和 Zimmerman教授对此提出了分红计划假说、负债权益比率假说和企业规模假说三大著名假设。这三大假说对应的契约关系分别为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文章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得出结论:当企业收益介于分红计划上限和下限时,报酬契约可能导致经理人员采取增加收益的会计政策,而当收益高于(低于)上限(下限)时则可能采取减少收益的会计政策;债务契约则可能导致企业单纯地采用增加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大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往往因为政治成本的因素而采用能够平滑当期盈利的会计政策。接下来,本文对体现企业与政府之间契约关系的所得税会计政策进行了分析。财务与税收的分离导致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产生;由于对时间性差异处理的不同,所得税会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纳税影响会计法能起到很好的收益平滑的作用,从而得出结论,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大多是为了达到收益平滑的目的。最后,本文采用了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上采用了纳税影响会计法的27家企业及其配对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找出企业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契约动因。结果发现:政治成本、收益波动幅度和簿记成本是企业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