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欧债危机前后全球11个国家股票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关系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选取了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中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欧洲大盘的股票指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国股市的原始收益率数据进行BEKK-GARCH模型分析,但仅仅得到了各国溢出关系变化的粗略结论,不能看到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如高频数据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关系,长期趋势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变化。为了研究欧债危机背景下,各国股票市场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溢出效应,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多分辨率分解,得到各国股票指数的高频数据与长期趋势数据,然后对高频数据、长期趋势数据分别进行BEKK-GARCH模型溢出效应分析,从而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各国股市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变化情况,并分析各国股市不同时间尺度下波动溢出效应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多分辨率分解方法是小波分解,但由于EMD方法具有比小波变换更强的局部表现能力,所以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时,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说明EMD分解对数据具有更强的表现能力,本文对EMD分解后的高频数据与小波分解后的高频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EMD分解后对数据的局部表现能力更强,而小波分解后局部表现能力不强且样本数量会减少一半,EMD分解后的长期趋势具有单调性,可以更清楚地刻画数据序列的长期走势,而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序列仍无明显的规律。将原始收益率数据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简称为第一层次分析,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简称为第二层次分析。通过两个层次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得到了希腊是危机的主要输出国,葡萄牙是危机的主要传递国,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溢出效应最强。但仅通过第一层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粗糙,如通过第一层次得到的结论是“欧猪五国”与美国、中国、日本间的溢出效应整体上减弱了,但通过第二层次的分析得到的结果是“欧猪五国”高频序列与美国、中国、日本股市的高频序列溢出效应间呈现出不规律变化,而长期趋势间的溢出效应则呈现规律变化: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与美国、中国、日本股市间的联动性较强,危机后仍呈现相互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爱尔兰、葡萄牙向美国、中国、日本股市的溢出程度较弱,而更大程度地受美国、中国、日本股市向本国的波动溢出效应影响。另外,通过第二层次的多尺度溢出效应分析后发现,有一部分结论通过对原始收益率数据进行溢出效应分析并未得到,而因EMD分解对数据具有更强的表现能力,得出的结论更为细致,如中国股市的“脆弱性”,美国与英国、中国与德国、日本与英国、英国与德国股市间存在着长期趋势间的相互溢出效应。从11个国家间的溢出效应结果分析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金融市场越稳定,在危机发生后,该国股票市场则更多地向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而不是受其他国家单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金融市场较为“脆弱”,在危机发生后,向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由危机前的显著变为不显著,而受其他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在危机后增强了。最后,论文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提出了金融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