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0年左右,一批来自德国不同阶层的少壮派精英分子共同组成了德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反纳粹团体—克莱骚集团。克莱骚集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军方抵抗组织,其成员自始至终都在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坚决的抵抗纳粹统治。而本文所要探析的是,不管是其团体本身还是它所提出的改革设想,都表明克莱骚集团是纳粹德国时期一个最具创新性的抵抗团体。他们的改革设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全新的,而且,从今天的德国和欧洲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思想也具有极大的前瞻性,并对今天有重大的启示作用。而就其性质而言,克莱骚集团的抵抗运动不仅仅是一次反纳粹运动,更是一次道德重整和政治革命的运动。本文将从以下几部分内容来分析克莱骚集团所具备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并探讨其在德国战后的政治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在德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克莱骚集团在成员构成和抵抗目标上的独特性。首先,克莱骚集团的成员约有二十几人,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包括贵族官员、社会民主党人士、工会领袖、新教徒和天主教教徒等,为了反纳粹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在民主基础上的大联盟。正是由于其成员背景和思想的多样性,克莱骚集团最终形成了非常全面和丰富的改革设想。与德国的其他抵抗组织相比,克莱骚集团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面向未来的。由于克莱骚集团认为独裁体制不仅破坏了德国的城市,也给人们的思想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他们自抵抗之初就意识到,必须在构想好了另外一个政府之后才能推翻现有的政府。因此推翻纳粹政权不是克莱骚集团唯一的目标,为德国拟定一个新的蓝图,做好接管纳粹政权的充分准备,并重新改造德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才是他们抵抗运动的长远目标。第二章主要分析克莱骚集团的改革设想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克莱骚集团是唯一一个计划彻底摆脱民族主义的极权国家并追求社会根本变革的反抗团体。他们试图消除当时正在德国和欧洲蔓延的灾难,包括种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等危害人类的理念和体制,建立一个“全新的人”和一个公正、和平的新秩序。他们提出了很多与现代非常接近甚至更超前的思想,例如建立一个具有统一主权的联合的欧洲、消灭政党、自下而上建立德国公民社会、呼吁宪政民权和宗教自由和划分统治权力等等。在经济体制方面,克莱骚集团主张走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并强调“人性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克莱骚集团也是德国所有抵抗组织中最不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抵抗团体,他们的改革设想是以整个欧洲为出发点的,并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今日德国和欧洲的局势。总之,克莱骚集团不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抵抗组织,也是一个推动宗教道德、基督教伦理和经济全面革新的团体。第三章论证克莱骚集团并非仅仅是一个“讨论小组”,他们在为后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拟定改革设想的同时也展开了许多实质性的抵抗活动。首先,克莱骚集团开展了很多“外交活动”,他们积极的通过多种渠道与英美等西方盟国的政府取得联系,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从而为德国国内军方发动推翻希特勒的军事政变争取时间,以及劝说盟国改变无条件投降的决议,但是由于诸多因素致使盟国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如其所愿,本文将对此作出探析。第四章分析克莱骚集团抵抗活动的另外一个表现。首先,他们积极的与军方抵抗阵营取得联系,希望他们早日发动政变。同时,他们在德国国内寻找合适重建德国的合适人选,并制定地区长官计划,为接管纳粹政权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探讨克莱骚集团和当时德国一个很重要的抵抗阵营—贝克-戈德勒-哈塞尔阵营之间的合作与分歧,并对二者做出比较。克莱骚集团的很多成员参加了7·20政变,克莱骚集团因此解散。第五章主要分析克莱骚集团与战后德国的政治相关性。首先,克莱骚集团的幸存者积极参与占领区政府的工作和创立德国基督教民主同盟,试图将克莱骚集团的改革思想付诸实践,他们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基民盟的诸多政策与克莱骚集团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将对二者之间的相似与区别作出分析。其次,克莱骚集团对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念的形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基民盟最初制定经济政策之时主要采用弗赖堡学派的学说,但是就其历史相关性而言,克莱骚集团与弗赖堡团体共同推动了社会市场经济理念的形成。本文论证的结果是,在所有参与7·20政变的抵抗团体中,克莱骚集团的经济改革设想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并指导了今天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结语部分对克莱骚集团的抵抗思想和行动作出总体评价,总结克莱骚集团本身及其改革思想的基本特征、创新性及其历史局限性所在。最后,本文指出克莱骚集团及其思想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德国和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克莱骚庄园得以重建,并被称为“欧洲和解的工作室”,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