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化到统一:上海小三线工人的集体记忆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上海小三线工人的案例,基于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探讨身份差异如何影响集体记忆的建构以及集体记忆在中国社会的演变趋势。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在安徽和浙江两省的偏僻山区开展小三线建设,其对数万名工人亲历者产生深刻影响,也推动工人形塑特殊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上海小三线工人的集体记忆嵌入偏僻山区的劳动生产与日常生活过程,具体建构为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而基于地缘形塑的身份差异视角进一步认为,上海小三线工人群体内部还存在三种集体记忆:上海本地工人“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苦难记忆、外地技术工人“孔雀东南振翅飞”的自豪记忆与山区农民工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记忆,尽管三种集体记忆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其在工人的叙事结构中彼此感知、和谐共存,并与艰苦创业的集体记忆相得益彰。上海小三线建设结束初期,在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之下,记忆成为不同工人利益表达与政治主体回应的中心场域:返沪工人以苦难记忆作为弱者的武器,试图改善住房分配与户口迁移等社会保障问题。留守工人通过突出勤奋工作的记忆,传递报答进厂恩情、希望调往上海单位与合理化当前地位优势的三重意涵。对此,在为工人提供综合保障的基础上,政治主体引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营造以光荣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记忆试图消解工人的多元诉求。目前,经由国家大力提倡,通过以工人自身为主体、社会多方广泛参与的纪念仪式与身体实践,无论何种形态的集体记忆都逐渐转化为以三线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记忆,其间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隐晦的记忆吸纳,即政治主体持续将个性化的工人模糊抽象成三线工人集体,在吸纳整合特定工人的记忆基础上,以点带面建构具有凝聚群体团结与促进国家认同的社会记忆,从而在根本上维护社会秩序与政治领导。
其他文献
股东和投资者被视为所有组织的神经中枢,因为它们既可以确保组织的功能和可持续性,又可以为公司提供资本投入,并确定公司的价值。基于此知识,管理层需要通过质量和可靠的收益报告向他们提供忠实的代表。独立审计师的素质和能力证明了这种保证应是明显的。公司审计流程的质量将隐瞒的错误陈述降低到可理解的保证水平的可能性,这严重影响了报告的收益和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但是,操纵收益管理和低质量收益的案例在全球市场上
本实践报告基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董乃斌教授的《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第七章“唐赋叙事特征述论”和第八章“古代散文叙事综论”的翻译实践,对该两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分析。作为文学研究著作,书中有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负载词。鉴于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存在文化认知差异、对应词汇空缺、语义理解偏差等现象,这必然成为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翻译实践报告从词汇补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整合
在中国,成都是十大省会城市之一,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杜甫草堂、锦里、大熊猫繁育基地等风景名胜,也是中国旅游的经典之地。在成都的历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得益于该水利工程,成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也使成都人民过上了一个没有水患困扰的小康生活。但是,由于这个景区缺少英文导游,所以来到成都的外国游客很少提到它。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设计最完善的灌溉系统。基于此,笔者于
学位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单位制的解体和住房商品化变革,中国城市迎来了自有房产的时代。与此相伴随,一个规模庞大的“住房阶级”在城市社区形成并逐步壮大。围绕着占据家庭资产比重最大的房屋利益,住房对于广大居民的意义日益凸显。住房在满足个体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居民与社区间的利益关联,居民由此表现出强烈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基层社区政治生活的形成。基于此背景,本文使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来源于杰里·肖菲德《创新商业化:化科技为产品》(Commercializing Innovation:Turning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into Products)一书的英译汉翻译项目,实践报告从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两个方面探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一方面,根据本书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将书中的术语大致分为经济术语、科技术语以及专有名词三
学位
在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审批作为国家治理(或管理)的一种前置管理手段,在体现国家权威、配置资源和风险管控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政府权力界限的不断明确和市场、社会力量的萌发,代表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在经济活动运行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协调和弊病。为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改善营商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针对行政审批从体制突破和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其中,相对
自1989年开始试点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了三十余年,但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仍然是以散户为主。散户相较于机构而言,相对缺乏自主分析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使得市场出现一边倒的情况。针对这种不利于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情况,我国以往主要采取一般性货币政策,此种政策的及时性与频率相对较低,无法很好的满足央行对股票市场日常的调控需求。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发现央行沟通对市场调控的重要作用,也逐步采用这样的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