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成员间的友好交往与和平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北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聚集了全国的各少数民族成员。建国后,为了更好的发展民族工作,大量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应政府的要求来京工作、定居。改革开放后,来京工作、定居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些少数民族群体来到北京后能否融入北京主流社会关系到北京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但是,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该群体并未引起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基于此,笔者选取了解放后来京工作、定居的藏族知识分子作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其与主流社会融入的状况、融入主流社会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3·14”事件后,藏汉间友好的民族关系受到一定影响,加之本研究又涉及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本次调查在前期进入阶段遇到了很多困难,几乎无法继续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邀请了本校藏学院的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加入,通过这种熟人关系,我们才得以顺利进入调查单位,本次调查才最终取得成功。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介绍了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界定了相关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前人有关移民群体社会融入的相关研究,并交待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相关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在京藏族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包括该群体来京的历史、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第三部分析了该群体在语言使用、住房情况与居住格局、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习惯、社会交往与文化生活、族际通婚和心理认同这九个方面的社会融入状况。第四部分关注了该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关系,介绍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与之后主流社会对该群体不同的态度、该群体与主流社会群体相互包容的程度、该群体与主流社会成员的交往现状及该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程度的自我评价。第五部分为文章结论,分析了该群体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及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程度,指出了该群体社会融入过程中的障碍,并呼吁政府积极倡导多元文化政策、各民族成员以宽容理性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摩擦和冲突、相关部门重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群体的管理工作等。从理论意义上看,该研究全面展现了在京藏族知识分子融入主流社会的状况,探寻了影响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因素及传统文化的保持。从实践意义上看,本研究将为以后城市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提出的相关建议,为北京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