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抑制性是指个体在面对不熟悉的人、事、物或有挑战的情境时,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的消极反应,它被认为是最稳定的气质特征。研究表明,行为抑制的儿童会出现更多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对他人和自己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退缩行为和焦虑行为是两类有代表性的内隐行为问题。退缩行为是一种规避群体的在时间空间环境中具有一致性的孤立行为,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景所产生的紧张、不安、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根据Sameroff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亲子依恋之间可能存在相互预测的效果,行为抑制能够预测儿童的退缩、焦虑行为。以往有关亲子依恋与退缩、焦虑之间双向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儿童中期和青少年时期,对儿童早期的研究虽然有但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对于影响因素的跨时间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幼儿2-4岁的发展过程中,亲子依恋与退缩、焦虑的跨时间双向影响,以及亲子依恋在行为抑制对退缩、焦虑行为的预测中起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室观察法相结合对161名24个月幼儿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在幼儿2岁和4岁时由母亲填写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岁版)和亲子依恋量表(Waters attachment Q-sort items)。通过交叉滞后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2岁幼儿的行为抑制呈正态分布,非抑制性幼儿和抑制性幼儿各占总体的20%,其余大部分儿童的抑制性处于中间水平;2、幼儿的退缩、焦虑行为具有跨时间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在2岁到4岁期间有下降趋势;3、2岁幼儿退缩行为能够显著负向预测4岁亲子依恋,2岁幼儿焦虑行为能够边缘显著负向预测4岁亲子依恋;4、2岁幼儿行为抑制对同时期的退缩行为、焦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5、在2岁行为抑制对4岁退缩的预测中,亲子依恋起到调节作用,亲子依恋高时,2岁行为抑制对4岁退缩行为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低时,2岁行为抑制对4岁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2岁行为抑制对2岁焦虑的预测中,亲子依恋起到调节作用。2岁亲子依恋高时,2岁行为抑制对同时期的焦虑行为无显著的预测作用;2岁亲子依恋低时,2岁行为抑制对同时期的焦虑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