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清末社会学传入中国以来,在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社会学与中国的群学产生了呼应,为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成长于传统文化场域中的孙本文,日后成为了我国早期社会学家中著述最丰、影响最大的一位,为社会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倡导和推动的社会学学科建设也为如今的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然而社会学在上世纪恢复重建后形成了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注重社区调查与经验研究的“实用品格”,传统中国成为了“他者的他者”,社会学的大传统发生了断裂,重新发现以孙本文为首的老一辈社会学家的思想财富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孙本文的著作和相关文献,对孙本文的学科建设思想进行研究,从实践和思想两个方面考察孙本文对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工作,在实践方面将之概括为建立社会学组织、培育社会学人才,以及引介西方社会学理论,构建社会学理论体系;在思想方面则讨论了孙本文对于社会学中国化的论述,以及课程和专业设置的相关内容。之后通过讨论建国后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大传统的断裂与接续,阐发孙本文的学科建设思想在当代的意义,同时借助雷德菲尔德大小传统的概念,讨论了其学科建设思想中的大传统线索,寻找能够为今所用的经验。文末讨论了孙本文的学科建设思想和接续传统对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