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关注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达到了高潮,但语言学界涉及农民工语言的研究却并不多,尤其是对中小城市的本土农民工语言的研究更是缺失,而农民工语言的独特性以及对社会语言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能被忽略的。
本文以中小城市本土农民工语言为研究立足点,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永州市农民工语言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从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视野中,研究分析永州市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状,农民工语言使用的情况,对语言的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的情况,从而初步判明了农民工语言发生的转变及其方向,并论述了永州市农民工语言特殊群体的形成。这一特殊的语言群体对永州市社会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推动了地方方言的融合,也为地方通用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应加以克服。最后,从社会学、语言学的角度对合理引导农民工语言促进社会语言健康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提出了对地方独特性语言文字的保护和推广普通话与发展地方通用方言并重的语言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