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休戚相关。因此在进行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模式是课堂成功的关键。首先,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学习者和教师的思想及行为方式。因此在学习新文化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相反,教师和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是采取有效文化教学的前提。中国文化植根于儒家思想,其影响深远。受到儒家思想的人际关系导向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推崇教师权威地位、重视知识积累、轻视能力培养的价值导向。如果在文化教学时,盲目地接受新文化,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会产生知识导向的文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它适应了儒家思想的某些观念。由于文化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因此在培养学习者文化洞察力和文化创造力方面显示出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个以能力为导向的文化教学模式。此模式着眼于开发学习者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洞察力和文化创造力为目标。笔者认为,文化教学的科研成果应该用于教学实践,在文化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洞察力和文化创造力,创造出一个认知成长和人格提升的空间。笔者相信,此模式培养出的学习者能更加成熟地、理性地从事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为充分实现此模式在培养学习者能力方面的导向,笔者采用互动对话教学,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多层面对话的框架。对话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彼此依存,交叉进行。实践证明,笔者的此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本文同时选取了一些笔者的教学实例来阐述如何实现能力导向的文化教学模式和多层面的对话教学,以及此教学模式给学习者带来的有益影响。另外,此模式及其对话教学还将对传统学习文化的知识理念和师生关系提出挑战。学习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动态和不停演化的,它需要吸收新元素以保持生命力。若教师能本着同样的批判性原则,创造性地融合吸纳不同的学习文化元素,就能为传统学习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之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