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脑梗死患儿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及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变化情况,阐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价儿章脑梗死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于2009年7月~2010年10月之间收治的儿童脑梗死病例10例。对其进行DTI检查,了解其CST及FA值的变化情况,并对全部患儿分别于入院时及病后3个月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10例病例中DTI显示有4例为CST无断裂,梗死灶位于其边缘,CST未见明显受累,此患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正常或基本正常,目前已无临床症状;3例表现为CST部分中断,部分经过梗死灶,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轻度偏高,目前肢体稍不灵活,肌力较正常差。其余3例表现为CST大部分中断,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较高,目前存在肢体活动障碍。脑梗死同侧CST的FA值较对侧明显下降(p<0.05),FA值下降百分比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
结论:
DTI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CST的损伤情况,为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价及临床的康复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早期进行扩散张量磁共振检查能进一步确定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